长期主义战略目标与共享股份机制
作者:薪酬报告网 | 发布时间:2025-09-08用明天的钱撬动今天的事,用低工资吸引市场上最有能力的高价值人才。
为什么当年蔡崇信放弃500万年薪,选择跟马云拿500块钱工资?任正非为什么一年可以创造14个亿的价值?
当公司还很小的时候,如何吸引特别优秀的人才?
作为创始人,最关键的一点是:用工资和收入绑定人才是最低级的方式。一旦收益波动,人才就容易流失。
真正的高手领导者,必须绑定核心高管的长期利益,因为真正优秀的人不看两三年内的利益,而是用假设法倒推:现在能拿500万,三年、五年、十年后呢?行业还在吗?
一个人真正创造利润的核心是能力的变现,而能力变现来自于长期在某一领域的积累和复利。
如果一个人年过四十还在不停换赛道,基本成不了事。真正的高手往往在三十岁前形成能力圈,在细分领域深挖,到四十岁成为行业顶尖。
创始人若想低成本吸引高价值人才,需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有明确的长期主义和战略目标。
大部分创业者连战略都讲不清,使命、愿景、价值观无法简短说明,战略必然混沌。
第二,要舍得分。
愿景的本质是把股份最小化,通过团结最大力量实现使命。
我从没见过创始人持百分之百股份还能成功的。
任正非股份仅1.4%,但华为年营收千亿,他分红14亿。若当初不舍得分,公司都没有,何来14亿?
必须建立共享股份和未来收益的机制,一视同仁,不偏颇。
很多创始人短期辉煌,但长期看公司必衰落,因违背人性。
所有厉害的创始人,都是用明天的钱撬动今天的事。若不舍得分股份,就没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