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奖金怎么发,最起作用?(十)
作者:薪酬报告定制 | 发布时间:2025-07-27(4)评估者若因徇私、隐瞒事实、夸大绩效、欺骗而使绩效评估的结果产生偏差的,则必须接受公司相应的处罚,处罚包括:警告、扣除部分或全部奖金、降薪、降职、或解雇等。
奖金数额的确定,应以考核为依据,而不能以个人好恶来决定奖金的数额,尽量公平公正。制定企业绩效考评体系时,基本上应该采取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对考评对象进行全面考评,有助于衡量考评对象的综合素质和全面绩效。同时,根据考评对象的性质不同,可以调节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在整个绩效考评体系中的比重,制定出适合考评对象的考核指标,一般来说,企业营运部门及其员工的考核指标中以定量指标为主,企业支持部门及其员工的考核指标中以定性指标为主。为避免流于形式,缺乏说服力,制定定性指标时应该对考核对象的工作内容进行仔细分析,从影响工作结果的过程各个方面进行考虑,使评估指标和被评估对象的工作结果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从而使被评估对象意识到定性指标对工作结果的影响,这样,定性的评估指标才能真正对被评估对象的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工作绩效,达到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
2、奖金数额要保密。很多企业不太注意这一点,导致大家对别人的奖金数额一清二楚,这就容易诱发攀比现象的产生,导致冲突的产生。
3、预先降低员工的心理期望。本年度经营不善的企业,领导人应坦诚把现状告诉员工,说明今年的奖金不如往年的原因,但同时应当告诉大家,明年我们将如何如何,以树立员工对公司未来的信心;对经营状态良好的企业,领导人即使已经决定今年的奖金比往年多,也应该表明:今年的企业经营状态比较好,但我们要把奖金用于扩大再生产,要保留充足的现金流量,奖金有可能跟去年差不多,以降低员工的心理预期。在发放的时候,员工见到自己的奖金比去年多出许多,会产生“意外的惊喜”,从而情绪高涨。
4、年底将至,应当反复宣讲“互相攀比=自寻苦恼”的企业文化理念,给员工打预防针。攀比奖金的实质是单因素或少因素比较,它往往是拿自己的优势去跟别人的劣势进行比较。比如,自己是名牌大学生,于是,自己会拿学历来攀比,而对方会拿经验来攀比,最终的感觉是认为自己少拿而别人多拿了。因此在发年终奖之前,应该把攀比的危害在企业内部进行宣传,否则会在内部产生严重的攀比现象:“年终奖”将成为员工跟企业之间冲突的导火线,如许多企业的优秀人才往往由于“年终奖”的攀比出现人才流失。
5、以颁发奖品的方式代替一部分奖金。这种方法现在在很多企业中使用。公司购进一批价格相当的物品,如彩电、冰箱之类,让员工用抽奖的方式来获取。可以活跃员工的工作气氛,不过在采购奖品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最好这些产品都是员工必需的,应当避免过于日常化的物品,最好种类应当多一些,员工在抽奖之后可以私下调剂
6、奖励旅游成为企业年底奖励员工的新选择。奖励旅游目前以外资企业、一些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为主。如广东的欧士朗照明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等就是用组织员工赴海南旅游的方式进行奖励。奖励旅游的激励效果好于纯粹的物质奖励。对国内大多数企业而言,奖励旅游还是新鲜事物,但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对于旅行社来说,奖励旅游团的规模大、档次高,而且需要提出针对企业文化的创意,因此,承办该业务的旅行社须有相当高的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