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语言选择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资讯 > 培训课程

商学院培训体系建设方案(三)

作者:薪酬报告定制 | 发布时间:2025-07-03
第四章 培训需求管理 为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有效性,深入了解特定工作的实际需求与任职者现有能力之间的距离,即理想的工作绩效,特制订培训需求管理。一、培训需求分析对象1. 员工的需求:主要根据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员工具备知识技能等。2. 公司的需求:一是公司发展战略和发展计划和目标,了解企业未来3年内的发展计划,如:计划会产生人才需求,检验企业人才需求是否内部具有,如果不具有,是否通过内部培训来解决

第四章 培训需求管理

 

为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有效性,深入了解特定工作的实际需求与任职者现有能力之间的距离,即理想的工作绩效,特制订培训需求管理。

一、培训需求分析对象

1. 员工的需求:主要根据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员工具备知识技能等。

2. 公司的需求:一是公司发展战略和发展计划和目标,了解企业未来3年内的发展计划,如:计划会产生人才需求,检验企业人才需求是否内部具有,如果不具有,是否通过内部培训来解决等;二是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发现员工产生不良绩效的原因,如果这些原因是由于员工自身原因产生,就需要寻找员工还缺少什么,找到员工的不足或缺失;三是岗位任职资格要求(既:岗位胜任素质模型)。四是招聘产生的需求,主要调查范围主要是公司领导层和管理层。

3. 市场需求:特指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客户需求决定企业发展方向,企业发展方向决定人才需求,人才需求的满足由人才市场供给决定。了解客户需求,就了解公司未来需要什么人才,当公司缺失的时候,就可以用企业的内部培训来满足,也可通过外部招聘来满足。 

二、步骤:

第一步:查找绩效差距。

第二步:寻找差距原因。

第三步:确定解决方案;

第四步:人员分析之人才素质模型(1.员工的知识结构;2.员工年龄结构;3.员工能力分析)。

三、培训需求调查

1.调查分类

1.1 根据时间分:分为年度培训需求调查和临时培训需求调查。

1.2 根据范围分:分为集团培训需求调查和各分公司培训需求调查。

2.发起调查

2.1 年度培训需求调查,由集团人力行政中心发起并主导,各分公司配合实施。

2.2 临时培训需求调查,根据培训需求提出的需要,由需要发起机构的人力资源部门主导实施,该机构内的其他部门、或集团内其他分公司配合。

3.调查时间

3.1 年度培训需求调查一般在每年11月(各类时间,需要看集团整体上的安排)第一个工作周发起,并于12月第二个工作周完成。

3.2 临时培训需求调查,根据需求原因确定调查计划,并按计划阶段性推进。一般最多应在一个月内完成。

4.调查范围

4.1 年度培训需求调查:一般在全集团范围内进行,但分机构、分部门进行。

4.2  临时培训需求调查:根据培训需要,选择代表性人员进行。

5.调查内容

5.1  机构:过往培训记录(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计划、培训实施记录、培训评估)

5.2  个人:对培训的认知,对所在单位或集团的认知,培训意愿、目前工作问题或困境

6.调查方式

6.1 问卷式:由发起单位制定符合当次调查要求、统一的调查问卷,发放给调查人群,填写完后收回进行统计分析。

6.2 访谈式:由发起单位根据当次调查要求制定访谈提纲,选择要访谈的样本人群,约定访谈时间,根据访谈结果,整理汇总成调查结果。

6.3 查阅式:由发起单位根据当次调查要求,选择需要被查阅的资料范围,制定需要查阅的绩效考核记录、奖惩记录、学习记录等。

6.4 观察式:由发起单位根据当次调查要求,选择需要被观察的人群,制定需要观察的主要行为特征。

6.5 绩效考核分析法:分析绩效不佳的问题所在,原因所在、责任部门和人员所在,针对性地提出流程能力改善计划和个人能力提升计划;分析员工行为表现,得出文化、制度、技能等方面的培训需求。

6.6  一般应将至少两种方式结合使用,以增加调查的有效性。

7.调查结果应用

7.1由集团发起的年度培训需求调查,最终形成《集团年度培训需求调查报告》,并根据该报告制定《集团年度培训计划》。

7.2由机构人力资源部门发起的临时培训需求调查,最终形成某机构专项培训需求调查报告,并根据该报告制定专项培训计划。

7.3培训需求调查过程中所获得的资料,及调查报告,作为培训档案保存,按集团档案管理要求操作。


上一篇:商学院培训体系建设方案(二)
下一篇:商学院培训体系建设方案(四)
热门服务和内容

业务咨询

  • 公众 号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信
  • 商务合作

  • 官方微信

    抖音号

  • 官方微信
  • 上海信贤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薪酬网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1021927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