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培训体系建设方案(二)
作者:薪酬报告定制 | 发布时间:2025-07-03第三章 商学院培训体系框架
一、培训组织框架
为加强培训管理,确保培训有人抓,有人管,责任层层分解,确定如实施三级培训管理机制。
1. 一级培训机构为集团级:由集团人力行政中心负责安排的公司全体员工、分公司主任级以上职员(含主任)的培训,以及集团人力行政中心统一安排的公司范围的业务培训。责任人为公司集团人力行政中心负责人;
2. 二级培训机构为分公司级:指由分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安排的分公司全体员工的培训。责任人为分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任人。
以上各级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应将本级的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考核情况及时与人力资源部和各级部门沟通。
3. 三级培训机构为部门级:指由各职能系统安排的部门全体员工的培训,责任人为部门负责人
二、培训内容框架
良好绩效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知识、技能、态度,所以培训内容从围绕这三个专题开展,以达成良好的绩效,促使流程的加速打下基础;培训内容共划分为六大模块:管理知识模块、储备干部建设模块、岗位技能模块、新员工培训模块、企业文化及制度流程模块、学历促进模块
1.管理知识模块
针对高、中、基不同层别的管理者提供不同层别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管理者的管理素质;根据年度业务重点确定年度通用管理技能的培训。
2.储备干部建设模块
基于解决公司现实及未来发展需要的管理类人才,以各业务系统为重点,重点放在解决工作中欠缺的能力、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和未来需要的培训,角色转变、职业技能提升、管理技能培养等。
3.岗位技能模块
不同职能部门的职员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提升岗位专业技能。
4.新员工培训模块
新员工在开展工作前,由总部人力资源部或分公司人事行政部门进行通用知识培训(视情况进行面授或提供自学教材)。同时,还将通过带导师制度对新员工进行系统完整、针对性地业务知识与技能培训。
5.企业文化及制度流程模块
为了推行新的或经改良的公司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实行新的管理方法、行为规范。内容包括如下:如员工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等;管理制度流程等方面的培训等。
6.在职学历进修模块
根据业务需要和公司构筑人才高地的战略,安排优秀职员及中高层领导等参加针对性的外派培训。以在职大学及研究生课程内容为主。
7.资格认证培训
7.1公司鼓励员工持证上岗,公司创造条件使他们的知识不断更新,每年对于这些员工给予培训和考核支持,资格认证合格的员工学习费用公司给予报销,认证不合格的原则上不予报销;
7.2 原则所管理干部每年必须通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三、培训方式框架
各类培训结合集团管理现状,在力求培训效果最大化的情况下确定灵活的培训方式。
1.新员工导师制度
新员工入职,人力资源部将安排专人引导新员工快速进入工作角色,组长以上管理人员才能具备导师资格,导师有义务科学合理地辅导新员工工作,并带领新员工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企业文化,熟悉公司制度及工作职责,指导新员工顺利完成工作,并在一年内对之持续的沟通与业务指导。
2.定期阅读+读后会谈
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规定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完指定的教材、书籍或杂志(这些材料是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确定)。读完之后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写读后感想,并据此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写出解决方案。
3.视频/在线培训
3.1 集团商学院统一购买、制作、更新培训视频教材,视频教材紧扣工作需要。
3.2 集团商学院和部门负责人指定专人总部讲解,分公司既定时间内组织观看。
3.3 网络在线学习。建立卡美多商学院网上学习平台。实现全员在线学习。
4.现场讲授:具有经商学院认可的内部培训师或外部培训师现场培训;系统标杆的经验介绍等。
5.职务代理:适用于重要岗位,为防止人员异动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而确立,人员以重要岗位为主。
6.外派培训:因工作需要且没有安排或不能提供内部培训的,可参加社会上专业培训机构或者院校所组织的培训。
7.专题研究:为充分总结公司内部经验,集团组织各职能部门、分公司负责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主题,组织讨论以帮助大家认识和解决问题。
8.鼓励自主学习:
为充分满足员工的个性化培训需求,支持员工参加社会学习。根据员工需求和自身职业发展,在自主选择、妥善处理学习与工作关系的基础上,大力支持员工参加社会及行业举办地旨在提高职业意识,增强领导力和业务管理能力,拓展知识面的各类专业或专项培训。
9.把各种形式的会议与有关培训内容结合起来,根据情况设立主题培训内容。
10.户外拓展训练:商学院每年组织两次或以上员工户外拓展训练,需要各机构/部门提出,经集团领导审核后执行。
二、商学院实施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