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绩效的设计的三层逻辑
作者:薪酬报告网 | 发布时间:2025-09-26薪酬绩效设计需先理解其内在逻辑。业绩的达成依赖于对其构成要素的识别与优化,只有将这些要素处理好,才能实现预期结果。薪酬绩效设计的目的,正是引导团队聚焦并做好这些关键环节。若中间环节执行不到位,业绩达成将非常困难。
销售业绩的达成遵循三层核心逻辑,第一层是执行逻辑。业绩并非仅靠要求或考核就能产生。有些企业设定明年目标为2000万业绩,却仅将其作为考核值,缺乏配套支持。事实上,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谁都无法保证结果。我们能做的是尽人事、听天命,确保员工具备能力并付出努力,而结果本身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即便看似确定的业务,也可能因突发因素失败,这并非销售个人能力问题。外部环境如经济形势等也影响业绩实现,我们无法掌控所有变量,只能尽力做好可控部分。
因此,薪酬绩效设计的原则是促使大家做好该做之事,并执行到位。执行逻辑下,销售业绩依赖两个核心要素:
一是工作饱和度。员工投入工作的时间与专注度直接影响业绩。例如电销团队若没有每日通话量的标准和要求,员工可能效率低下。企业若缺乏对工作饱和度的考核,却抱怨员工能力或态度问题,实则是管理缺失。薪酬设计应通过考核工作饱和度,提升员工投入程度。
二是工作有效性。企业中存在被称为“小白兔”的员工,他们看似努力、经常加班,但业绩不佳。这类员工或因方法不当、能力不足,导致工作有效性低。若员工既有能力又努力,业绩自然提升。薪酬绩效设计应激励员工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提升工作方法和能力。
薪酬绩效设计的目标是激励员工提高工作饱和度和工作有效性。若无法通过设计激励员工更投入、更有效地工作,业绩达成将面临困难。因此,考核不应仅关注最终业绩,还需涵盖能力与工作表现。只有工作饱和度与工作有效性同时得到保障,销售业绩才更容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