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能力认证的培训学院构建(三)
作者:薪酬报告定制 | 发布时间:2025-07-133.打造面向国际化的五星级讲师体系
XX营销学院以“打造面向国际化的五星级讲师”为宗旨,基于讲师的能力发展,从讲师的选、用、育、留四个方面入手,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的培训资源,建立、壮大并不断优化企业内外部培训讲师团队。学院不仅有专业的专职讲师,还吸纳了企业内部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专家顾问和兼职讲师,同时还聘请了外部的优秀讲师定期到学院授课分享。
(1) 讲师选拔方面。
学院重点关注讲师的目前能力和未来潜力,并特别注重讲师的国际化视野、外语沟通与表达能力。专业规范、系统严格的甄选标准和流程,从源头上保证了讲师的质量。
(2) 讲师培育方面。
为促进讲师发展,学院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TTT培训和课程试讲训练,不断提升讲师的编、导、演能力,并采用《讲师授课反馈卡》记录每位讲师每次授课的表现和改善点,持续关注每位讲师的成长及发展。融评估、评级管理为一体的双管理模式,对讲师进行职称评级评定,分初级、中级、高级、专家级共四级。同时依据讲师授课量、开发课程数目、课程满意度等进行评估管理,有效地提升了讲师的授课水平。
(3) 讲师鼓励方面。
学院清晰明确讲师的权利和义务,并结合公平公正的讲师评估,对讲师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除颁发聘书、授课积分、支付课酬费、赠送书籍、组织前往海外区域参观考察等奖励以外,还有内部优秀讲师称号颁发、致讲师和其上级的一封感谢信、诚意邀请函、精选每次讲师授课风采展示及发布等精神奖励,不断激励和壮大培训师队伍,强大学院师资力量。
4.构建标准化批量复制模式的核心组织体系
XX营销学院的培训组织主要服务于定期组织的认证课程和非认证课程两类课程,结合严格规范的培训实施细则、系统化的培训需求调查、标准化的培训组织流程、有效的培训反馈与转化分析,并通过增设移动学堂,建立培训分院,逐步使系统化、标准化的培训课程在各区域落地并得到很好的复制,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培训成本,还有助于培训有效性的提升。
(1) 认证课程的培训组织方面。
学院按照认证课程的体系及考试的安排进行有计划的组织,认证课程的培训组织每年会有总体规划,每季度/月度有详细培训计划发给营销中心其他职能部门及各区域。
(2) 非认证课程的培训组织方面。
一类是临时性的部门或区域的培训需求,学院按照培训需求的合理性以及培训方案预算进行组织和把控。二是围绕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类的课程,如沟通技巧、阳光心态、压力管理及职场礼仪等,这些课程在业务不忙而且与认证课程不冲突的情况下为前提进行组织开展。
(3) 以标准化课程组织模式进行国内与海外区域全面复制推广。
在学院建设初期,考虑到各区域工作开展的需求及区域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围绕四大王牌竞争力,学院采用移动学堂的形式去各区域讲授认证课程。课程内容除了基本的原理外,特别介绍最新的营销案例与最新的营销方法论成果。每个区域每年最少有两次认证培训,并且依据学院标准化培训体系搭建的思路逐步在各重点区域培养后备培训管理人才;按学院规划,下一步在各区域培训管理人员及区域师资力量雄厚壮大后,学院将在全国及海外区域建立分院,将培训的标准化进行全面复制和推广。
5.创新五位一体式的全面支撑体系
XX营销学院创新构建以E-Learning、在线考试、Q&A、案例收集、员工培训记录五大平台为核心的五位一体式全面支撑体系(见图6),建立员工自主学习与发展的学习系统,该学习系统具备学习多元化、评估立体化、数据集合化的特点,为企业培训和提升员工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强有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图6 五位一体式全面支撑体系
(1)“学习多元化”。
E-learning在线视频课件版本多样。时长不一,长则课程认证讲师完整版2~3小时,短则课程认证讲师分集版15~20分钟,全部匹配字幕,便于学员学习。形式丰富,既有授权认证讲师的授课版本,也有标杆学员重新演绎二次优化的心得版本,提供相应版本的PPT课件,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让学员各取所需。此外,案例收集平台遵循“不求数量追求质量”的原则,选取区域营销中心各个岗位的标杆能人,以“微访谈”形式进行视频采访,兼顾“故事性”与“趣味性”,从而达到说者有心、言之有物、听者心动、借鉴行动的催化目的。
(2)“评估立体化”。
第一,在线随机考试版块。在线考试试题题型多变,题量设计充足,系统随机抽样组合,完全规避分批考试试题泄密的风险。
第二,在线论文答辩版块。学员提交Word版毕业论文至在线学习系统,由营销学院管理人员将毕业论文分派给相关导师阅卷,指定导师按标准予以打分,并给予论文点评建议。
第三,在线视频述职版块。多媒体动态考评手段,导师与学员进行一对一的在线面试,面试完毕后导师需按标准予以评分,并给出面试整体点评建议。面试过程对话系统实时自动录音,方便学员与导师面试后随时调取原始资料检阅回顾。
(3)“数据集合化”。
员工培训记录平台信息包括学员在线视频课件学习记录、线下课堂培训记录、在线考试记录、论文答辩记录、视频述职记录、Q&A记录、案例阅读记录、案例收集贡献值记录、专业资质认证记录、员工项目支援记录及绩效评定记录等,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备的企业人才发展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