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之际,你的财务状况如何呢?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统计年鉴 2022》,其中详细记录了 2021 年我国各个地区以及各行业的年平均工资状况。
你是否达到了平均工资水平呢?近十年来各行业年平均工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哪些行业、哪些地区工资待遇优厚且增速较快呢?以下这些数据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2012 - 2021 年整体年平均工资的演变
首先来看看整体的情形。总体而言,非私营单位的年平均工资显著高于私营单位的年平均工资。
在 2021 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成功突破 10 万元大关,达到了 106837 元。相较于 2020 年,增长幅度约为 9.71%。与此同时,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达到了 62884 元,首次超过 6 万元,相比 2020 年增加了约 8.93%。
(这里的非私营单位涵盖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股份制、外商投资、港澳台商投资等单位,而私营单位则包括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再审视一下增速情况。从年平均工资的增长水平来看,2021 年的平均工资增幅在过去十年间处于中等位置。
2021 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的年平均工资同比增长分别为 9.7% 和 8.9%,均超过了 2020 年,这表明众多公司都在积极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元气。
然而,与早些年相比,年平均工资的增速并非十分突出:城镇非私营单位 2021 年年平均工资的增长水平在过去十年间位列第七位。而城镇私营单位 2021 年年平均工资的增长水平则排在第四位。
不过,相较于城镇非私营和私营单位的年平均工资,你所在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或许更具参考价值。
2021 年,哪些行业年平均工资位居前列?
从行业分类来看,无论是在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 以及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的年平均工资都处于较高水平,这也与近年来大众的普遍认知相符。
在各类单位中,非私营单位的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年平均工资最高,达到 20.15 万元,这意味着每月税前平均工资约为 1.68 万。私营单位中的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年平均工资也达到了 11.46 万元,是私营单位中唯一年平均工资超过 10 万的行业。
除了大家熟知的高薪行业如计算机、金融领域,还有两个行业的工资水平也较为可观。一是 “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在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的平均年薪分别位居第二、第三。该行业主要包含三大类别,除了 “研究和试验发展”,还有 “专业技术服务业” 和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另一个是 “卫生和社会工作” 行业,其工资也不低,在非私营和私营单位的各行业中均排名第四,年平均工资分别达到了 12.68 万元和 6.78 万元。
而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文化体育和文化业” 以及 “教育业” 在不同类型单位中的工资排名差异较大。
一个行业的优劣,工资的增长态势同样至关重要。
通过计算各行业 2017 - 2021 年年均工资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并将各行业的年平均工资和复合增长率置于散点图上,以中位数作为分割线,划分出四个象限。
整体来看,无论是在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和 “卫生和社会工作” 都处于近年来较为出色的行业队列之中,不仅工资水平较高,而且成长潜力较强。而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 以及 “房地产业” 则无论在何种类型的单位中都属于 “低收入低成长” 的范畴。
此外,在非私营单位里,“科技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平均工资和 5 年复合增长率均高于中位数。“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同样属于高工资高成长的行业。“金融业”“教育业” 和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行业薪资较高,但近 5 年来工资成长性能相对一般。
在私营单位中,“金融业”“制造业”“采矿业” 和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也进入了高工资高成长的行列。
“科技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虽然在非私营单位中属于高工资高成长行业,但在私营单位中,其成长性并不突出,类似的还有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和 “建筑业”。
私营单位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 等属于低工资低成长的行业。
除京沪外,哪些地方工资高且增长迅速?
从各省市的年平均工资情况来看,北京和上海处于领先地位。2021 年北京非私营单位的年平均工资最高,达到了 19.47 万元,上海位列第二,年平均工资达到了 19.18 万元。西藏、天津、浙江、广东、江苏、青海和重庆这 7 个省市,年平均工资也超过了 10 万元的大关。
2021 年河南省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在全国处于最低水平,仅为 7.49 万元,也是全国唯一未超过 8 万元的省份。
在私营单位中,2021 年北京是全国唯一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突破 10 万元的省市,排名第二、三位的分别是上海和广东。
与 2020 年相比,2021 年海南的非私营单位年同比增长率高达 21.2%。排名第二、三位的上海和湖北分别达到了 19.8% 和 16.8%。
但某一年的数据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地区的工资增长趋势,通过比较各省市 2017 - 2021 年 5 年间年平均工资的复合增长率,并将其制作成散点图,以中位数为界限划分出四个象限。
在非私营单位中,北京和上海是高工资高成长的典型代表。浙江、广东、江苏和宁夏等省份,在工资绝对值方面略逊于北京和上海,但工资增速较快。
西藏和天津则属于高工资低成长的代表,虽然工资处于中位数以上,但工资增速远低于大部分省市。还有一些省份工资水平不高且增长缓慢,如河北、甘肃和河南等。
在私营单位中,各省市的工资绝对值和增速各有不同。在高工资高成长的象限中,上海独树一帜,工资略低于北京,但在成长性方面远超其他省市。
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私营单位的年平均工资高于中位数,但增速并不快。而吉林、山西等省份,虽然工资水平不高但增速较快,高于中位数。
甘肃和云南等省私营单位的年平均工资和成长性均低于全国大部分省市。
结语
总体而言,本次统计数据可简要归纳为以下 4 点,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参考:
非私营单位的年平均工资大幅高于私营单位的年平均工资。
在私营与非私营总共 37 个行业里,年平均工资超过 10 万的仅有 13 个,并且其中 4 个只是刚刚超过 10 万。
除了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 也是一个高薪且高成长的行业。
虽然总体上人们的收入遵循所在地区经济越发达、年平均工资越高的规律,但也存在例外情况,西藏、青海、云南的年平均工资均高于中位数。若考虑成长性,湖北、浙江、宁夏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年平均工资数据并非仅仅是一个好看的数字,因为员工的社保基数、奖金补偿金、退休金、最低工资等都与年平均工资呈正相关(如果有的话)。

高薪且高成长的行业
中国统计年鉴 2022
中国各行业平均工资背后的真实情况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