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建筑行业区域薪酬榜:杭州亚运配套企业涨薪率5.2%,东北地区现零增长
作者:薪酬报告网 | 发布时间:2025-08-042025建筑行业区域薪酬榜:杭州亚运配套企业涨薪率5.2%,东北地区现零增长——基于最新调研的跨区域建筑薪酬深度拆解作者 / 薪酬顾问 王骁一、榜单速览:杭州
2025建筑行业区域薪酬榜:杭州亚运配套企业涨薪率5.2%,东北地区现零增长
——基于最新调研的跨区域建筑薪酬深度拆解
——基于最新调研的跨区域建筑薪酬深度拆解
作者 / 薪酬顾问 王骁
一、榜单速览:杭州“一枝独秀”,东北“零增长”拉响警报
根据2025年2月最新出炉的《中国建筑行业区域薪酬蓝皮书(2025)》,全国建筑板块平均调薪率定格在3.8%,但区域分化明显:
• 杭州:受益于亚运后基建运维、文旅配套持续投入,本地“亚运配套企业”调薪率中位数达到5.2%,领跑全国;
• 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建筑企业整体调薪率为0%,出现罕见的“冻结”现象;
• 环沪、广深:在地产下行与公共项目压降的双重压力下,调薪率仅2.1%和2.4%,低于全国均值。
根据2025年2月最新出炉的《中国建筑行业区域薪酬蓝皮书(2025)》,全国建筑板块平均调薪率定格在3.8%,但区域分化明显:
• 杭州:受益于亚运后基建运维、文旅配套持续投入,本地“亚运配套企业”调薪率中位数达到5.2%,领跑全国;
• 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建筑企业整体调薪率为0%,出现罕见的“冻结”现象;
• 环沪、广深:在地产下行与公共项目压降的双重压力下,调薪率仅2.1%和2.4%,低于全国均值。
二、杭州样本:亚运红利如何转化为真金白银
- 资金端:专项运维预算集中释放
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2025年债券募集说明书显示,仅“亚运村赛后运维与城市功能提升”一项就新增财政预算28亿元。资金直达总包及专业分包,带动薪酬预算同步扩张。 - 人才端:高技能工种溢价突出
• BIM+运维复合人才:年薪中位值从2024年的25.8万元跳涨至30.4万元,涨幅17.8%;
• 智能建造现场工程师:供需比1∶4,跳槽涨薪幅度普遍在20%以上。 - 企业端:国企与民企“双轮驱动”
杭州绿城亚运村开发有限公司、杭州万科亚运村开发有限公司等混合所有制项目公司,2025年应届生施工岗起薪统一上调10%,并增设“亚运服务津贴”1500元/月。
三、东北“零增长”拆解:不只是市场冷,更是模式旧
- 订单枯竭:房建新开工面积同比下滑32%,地方财政重点化债,基建项目“只保续建、不开新工”;
- 人员过剩:黑龙江某特级建工集团2024年在岗员工1.8万人,2025年压缩至1.5万人,仍“人比活多”;
- 薪酬结构僵化:国企占主导,工资总额受国资委“双控”,固定薪酬占比高达85%,失去弹性空间。
四、横向对比:同样面对地产下行,为何杭州能“独善其身”?
• 需求结构差异:杭州地产投资下滑12%,但市政+旧改+新基建投资增长22%,对冲效果明显;
• 产业链长度:围绕亚运场馆形成“设计—施工—运维—文旅商业”长链条,而东北仍以传统房建为主,链条短、附加值低;
• 支付能力差异:杭州2024年土地出让金虽下降,但数字经济税收增幅达18%,财政腾挪空间更大。
• 需求结构差异:杭州地产投资下滑12%,但市政+旧改+新基建投资增长22%,对冲效果明显;
• 产业链长度:围绕亚运场馆形成“设计—施工—运维—文旅商业”长链条,而东北仍以传统房建为主,链条短、附加值低;
• 支付能力差异:杭州2024年土地出让金虽下降,但数字经济税收增幅达18%,财政腾挪空间更大。
五、薪酬策略建议
- 杭州企业:抓住“后亚运”运维窗口期
• 建立“运维专项薪酬包”,对持有BIM、数字孪生认证的人才给予10%~15%的持证津贴;
• 提前锁定2026年大湾区全运会、2027年青岛世园会等外溢项目,用项目奖金池对冲2026年可能出现的预算回落。 - 东北企业:以“零增长”倒逼组织再造
• 推行“岗位价值评估+减员增效”双轨制,把冻结的薪酬总额向技术序列倾斜,预计可在不增加总成本的前提下,核心人才薪酬提升8%~10%;
• 与新能源、冷链物流等外省业主建立联营体,输出施工管理能力,用省外利润反哺省内薪酬包。 - 跨区域集团:建立“区域薪酬差异系数”
总部可将东北—杭州的薪酬差异系数设定为0.85—1.15,允许区域事业部在±5%内自主调节,既保激励又防“一刀切”。
六、结语
2025年的建筑行业薪酬版图,既是区域经济的晴雨表,更是企业战略与人才政策的试金石。杭州亚运配套企业用5.2%的涨薪率告诉我们:只要找到需求增量、延伸产业链条、升级人才结构,即使在地产寒冬也能逆势突围;而东北的零增长则提醒行业——旧模式不打破,“冻薪”只是开始。未来一年,谁能率先把“项目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谁就能在下一轮周期中占得先机。
2025年的建筑行业薪酬版图,既是区域经济的晴雨表,更是企业战略与人才政策的试金石。杭州亚运配套企业用5.2%的涨薪率告诉我们:只要找到需求增量、延伸产业链条、升级人才结构,即使在地产寒冬也能逆势突围;而东北的零增长则提醒行业——旧模式不打破,“冻薪”只是开始。未来一年,谁能率先把“项目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谁就能在下一轮周期中占得先机。
上市公司建筑行业行业薪酬报告https://www.xinchou.cn/qishiyedanwei/11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