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集团薪酬绩效改革试点:天津水务将安全生产与工资总额强挂钩,事故部门奖金归零
作者:薪酬报告网 | 发布时间:2025-07-31天津水务集团日前启动的《水务集团薪酬绩效改革试点:天津水务将安全生产与工资总额强挂钩,事故部门奖金归零》一经发布,便在业内引发连锁反应。作为长期跟踪公用事业薪
天津水务集团日前启动的《水务集团薪酬绩效改革试点:天津水务将安全生产与工资总额强挂钩,事故部门奖金归零》一经发布,便在业内引发连锁反应。作为长期跟踪公用事业薪酬改革的顾问,笔者认为此案不仅是地方国企安全绩效的一次“加码”,更是一次把“风险成本”显性化、把“安全红利”货币化的制度实验,其设计逻辑、影响半径与可复制性都值得系统拆解。
一、制度要点:把“工资总额”变成“风险抵押池”
- 挂钩对象:集团总部及下属8家核心水厂、管网分公司全部纳入试点,工资总额基数以上年度实发数为锚,不再简单“加增量”。
- 触发条件:对Ⅲ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实行“一票否决”,责任部门当年全部浮动奖金归零,并向下追溯扣减10%固定工资;对Ⅱ级及以下隐患仍保留阶梯扣减,但扣减上限提高至工资总额的8%。
- 正向激励:全年零事故、零重大隐患的单位,除足额兑现原有奖金外,再追加“安全分红”——由集团单列工资总额2%进行专项激励,可直接分配到一线班组。
- 组织配套:成立“安全生产绩效薪酬委员会”,由集团总经理、工会、安全、财务、人资五方共管,每月公布隐患积分,季度预兑现、年度总清算。
二、薪酬视角的三重突破
- 风险对价显性化。传统国企安全奖多为“增量补充”,事故扣罚象征性。天津水务把工资总额这一“存量”放进风险池,让各部门直观看到一次事故的人力成本,等于给安全管理标了“看跌期权”价格。
- 激励重心下沉。过去奖金集中在管理层,如今2%安全分红向班组倾斜,人均可达8000元/年,基层员工第一次感受到“零事故=高回报”的乘数效应。
- 跨部门联动。水厂与管网公司被捆绑为“安全共同体”,上下游事故互相扣减,倒逼设备、调度、抢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作机制。
三、潜在影响测算
以2024年工资总额8亿元估算,若按历史事故概率10%计算,改革后集团层面最多可释放1600万元安全分红;若事故率降到5%,则分红加奖金总额反而增加800万元,实现“减事故、增收入”的帕累托改进。对一线员工而言,零事故班组的奖金弹性可由原来的15%提升到27%,对中层干部则形成“奖金归零”的硬约束。
以2024年工资总额8亿元估算,若按历史事故概率10%计算,改革后集团层面最多可释放1600万元安全分红;若事故率降到5%,则分红加奖金总额反而增加800万元,实现“减事故、增收入”的帕累托改进。对一线员工而言,零事故班组的奖金弹性可由原来的15%提升到27%,对中层干部则形成“奖金归零”的硬约束。
四、风险与对冲
- 瞒报隐患的道德风险:需同步建立匿名举报—即时奖励机制,奖金从安全分红池预提。
- 过度惩罚导致人员流失:对关键岗位设置“安全风险津贴”,津贴水平与岗位危险系数挂钩,确保“严约束”与“高保留”并存。
- 工资总额刚性封顶:建议引入“安全绩效信用”,连续两年零事故的单位可上浮次年工资总额基数1%—2%,与国资委工资备案制对接。
五、行业镜鉴
天津水务的试点实质是把“安全KPI”升级为“薪酬KPI”,其模式可横向复制到燃气、地铁、热电等同质化安全敏感行业。下一步,若能把ESG评级、碳排放指标也纳入工资总额浮动因子,将推动公用事业薪酬从“成本中心”转向“价值中心”。
天津水务的试点实质是把“安全KPI”升级为“薪酬KPI”,其模式可横向复制到燃气、地铁、热电等同质化安全敏感行业。下一步,若能把ESG评级、碳排放指标也纳入工资总额浮动因子,将推动公用事业薪酬从“成本中心”转向“价值中心”。
上市公司自来水行业薪酬报告https://www.xinchou.cn/qishiyedanwei/11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