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企业困局:KSF绩效模式打破“四定”枷锁
作者:薪酬报告定制 | 发布时间:2025-10-14全球经济因新冠疫情的影响,正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现实。在此背景下,中小微制造型企业如何在这一经济危机的大环境、大形势中生存下来,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今天,老师将和大家探讨KSF全绩效薪酬模式,分析其对中小微企业打破传统用人模式的重要性。
KSF绩效模式特别强调打破传统的“四定”模式。所谓“四定”,首先是“定薪”,即固定薪酬模式。这种模式容易导致企业滋生懒人现象,员工所创造的价值与付出不匹配。KSF模式将固定薪酬转为浮动薪酬,并帮助企业员工规划科学的职业发展路径。
第二个“定”是“定岗”。定岗制度容易造成部门与岗位之间的壁垒。老板若随意调整岗位,可能引发员工的负面情绪和反弹。而KSF模式能让员工从定岗体制转向根据贡献确定自身价值,企业也能依据KSF体现的价值成果,明确员工在企业中的价值方向。
第三个“定”是“定编定员”。这种用人模式往往导致较低的能效。KSF模式将其转变为定预算或定产值的用工方式。部门负责人需思考如何以最低投入创造最大价值,根据预算和产值规划人力需求,不再受限于定编定员的传统做法。
第四个“定”是“定任务”。定任务往往导致企业组织执行力不足。KSF模式强调定目标和定标准,从而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组织执行力。
综上所述,引入KSF绩效模式能够有效打破企业传统的“四定”思维,带来直接而明显的效果。那么,KSF为何能取得如此成效?其核心思想主要有两点。
首先是KSF的加薪思维。加薪是职场中管理者和员工都乐于见到的,既是对个人价值的认可,也能显著提升个人收益。KSF既满足员工的加薪需求,也是改善企业经营的绩效方案。一切不以加薪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都是无效的。如果企业只设定高目标和高压力,却不提供高激励,必然引发员工的反感和抵触,最终导致管理模式失败。
其次是共赢思维。员工希望加薪,老板追求利润,这是人性基本需求,也是中小微制造型企业普遍存在的利益矛盾。若不解决利益冲突,企业难以打造真正的团队。团队需要共同的目标、价值观和利益,才能形成强大合力。
最后,分享KSF设计架构的二十字箴言:
一、数据说话:数据需客观真实,确保结果可信。
二、结果导向:强调创造、价值和成果,员工与老板均需有明确结果,双方约定清晰呈现。
三、效果付费:产值和利润均需体现效果,并按效果支付报酬。
四、价值分解:岗位价值需经过精心提炼和分解。
五、薪酬分块:薪酬分为基本薪酬和宽带薪酬,宽带薪酬依据6至8个指标按权重分配。通过科学合理的薪酬划分,实现加薪与公平交易,最终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