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三种发薪方式有猫腻,可能让你权益不保
作者:薪酬报告定制 | 发布时间:2025-10-13在企业中,如果存在以下三种工资发放形式,均属于不正确做法。第一种是通过个人账户发放工资。部分用人单位不通过企业公户支付工资,而是经由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股东的个人账
在企业中,如果存在以下三种工资发放形式,均属于不正确做法。
第一种是通过个人账户发放工资。部分用人单位不通过企业公户支付工资,而是经由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股东的个人账户转账。这种方式旨在规避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以逃避相应法律责任。在劳动争议中,若公司通过个人账户向员工发放工资,并在诉讼过程中否认劳动关系,主张仅为股东往来或资金周转关系,则在缺乏其他证据的情况下,劳动者将难以证明与公司存在实际劳动关系。因此,员工应要求公司通过对公账户正常发放工资。
第二种是提高实发工资但不缴纳社保。求职过程中,部分劳动者发现缴纳社保后实发工资会有所减少。有些用人单位以此为理由,劝说劳动者不缴纳社保,并承诺支付更高工资,而部分劳动者也倾向于接受这种做法以增加当期收入。然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保或不按规定缴纳社保均属违法行为,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员工有权要求补缴,并可随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同时主张相应的经济补偿。
第三种是用人单位随意克扣工资。部分用人单位为防止员工离职,会扣留一部分工资至年底发放。如劳动合同中未明确约定该做法,此类行为属于拖欠工资,员工可通过劳动部门要求用人单位全额支付。此外,部分企业因员工迟到而扣发工资,或规定请假一天扣三天工资等,此类规定均属于违法克扣或拖欠工资行为。员工有权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