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不改,人才不来:用“现实”的薪酬,激活“现实”的员工
作者:薪酬报告定制 | 发布时间:2025-10-01第一个需要调整的是薪酬。如今员工普遍更为现实,专注于精神层面的人已很难找到。既然员工现实,我们就需要比他们更现实。
公司内部主要存在两种人:一种是为公司赚钱的人,如业务人员;另一种是为公司花钱的人,如行政、采购、财务等后勤保障人员。这两类人的薪酬发放方式不应相同。
对于后勤保障人员,应遵循“精兵简政”原则,人员要少而精,同时实行“高薪养廉”。给予足够高的工资,能提高他们违规的代价,从而减少铤而走险的行为。
此外,是否存在销售业绩越好,后勤人员抱怨越多的情况?这是因为业务繁忙时,后勤工作量也随之增加。人都有自利倾向,因此需要建立“业绩共赢”机制。
举例来说,客户由销售人员开发,而签到所需的笔记本、名牌等准备工作,可由后勤人员完成。这些事务性工作若由销售承担属于大材小用,但若交由后勤处理,他们可能因怕累而希望客户少来——这相当于销售在“踩油门”,后勤却在“踩刹车”。
如何让后勤人员也希望公司业绩更好?可以实施按人计酬:每接待一位客户,后勤人员即可获得一元奖励。这样,他们就会希望客户越多越好,从而与销售目标一致。
因此,连保洁、保安等岗位都应设置奖金,让所有人将公司事务视为自己的事。
至于销售人员动力不足的原因,关键在于薪酬结构。应遵循“低底薪、高提成”原则。底薪过高会导致业务员安于现状,缺乏开拓客户的动力,甚至畏惧拜访客户带来的压力。
招聘销售人员时,若对方过于关注底薪,这类人员通常不适合录用。底薪本质是“底层的薪水”,真正有潜力的人才更关注提成比例和公司的最高收入水平。低底薪、高提成的结构能有效激发动力,没有业绩的人自然难以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