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划与建立薪酬体系(三)
作者:薪酬报告定制 | 发布时间:2025-09-26高管人员薪资比例通常与一般职业经理人相反。因其对公司经营业绩拥有控制权与决策权,应加大弹性收入比例,体现高风险高报酬,激励其进行创造性决策与长远战略规划,确保其为股东创造价值后方可分享更多薪酬收益。例如,固定收入可能占目标年薪30%,绩效年薪占70%,其中可能包含当年兑现部分与长期激励方案收入。
研发人员则倾向于高比例固定薪资与低比例弹性收入,因其报酬主要依赖专业能力与知识,且工作成效难以量化评估。高固定比例有助于为其创造稳定工作环境。
归纳而言,建立薪酬体系需关注以下方面:
构建结构化体系,通常采用3P模型,包括岗位薪酬(固定标准与严格程序支付)、绩效薪酬(按事先约定目标与规范公式兑现)、个性化薪酬(因人而异灵活设计)。个性化薪酬虽能提高员工满意度,但过度使用可能带来预算不准确与新的不公平问题,需充分准备与铺垫。
保证薪酬政策可比性。同一公司所有员工薪酬政策框架应一致,确保共同可比性。实践中,若对销售人员采用提成制、行政后勤人员采用固定工资制、管理人员采用弹性年薪制等显著差异,易产生不公平错觉。因此,不妨对所有人员均采用3P模型,使薪资均由三大块构成,以形式公平打消员工顾虑。
在政策框架一致前提下,根据职责类型差异,在具体支付项目上保持差异性,并在固定收入与弹性收入比例关系上做差异化处理。
作为管理层,建立薪酬体系需确保体系清晰明了地告知员工获得全部薪水的途径、项目、方式与标准,为员工提供清晰期待,达成员工与公司间的理性共识,使员工安心投入工作,同时使公司人工成本控制与薪资预算得以有序规范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