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倍工资都挖不走?俞敏洪的薪酬设计,太狠了!
作者:薪酬报告定制 | 发布时间:2025-09-09难怪即便开出四倍薪资,依然难以从新东方挖走核心人才——俞敏洪在人才激励与风险管理方面的管理智慧,确实令人叹服。
八年前,董宇辉在第五轮面试后获得了俞敏洪的亲自认可。但在确定薪酬时出现了分歧:董宇辉提出期望年薪40万元,而当时该岗位在新东方的薪资上限仅为30万元。俞敏洪没有拘泥于原有框架,反而果断回应:“我可以给你50万。”
然而这50万并非简单按月平摊发放。很多企业管理者会直接除以12个月,每月支付约4.16万元——这种做法看似大方,实则隐形成本极高。如果候选人实际能力不足,企业不仅将承担高额人力成本,还可能因单方面降薪或解约面临法律风险,最终“人财两失”。
俞敏洪采用的是一种结构精密、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薪酬策略:
他将50万年薪拆分为两大部分:固定工资24万元和效益工资26万元。
固定工资部分继续划分为:
基本工资9.6万元:按月发放8000元,与考勤挂钩;
绩效工资14.4万元:每月1.2万元,直接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
效益工资26万元则进一步拆解为三个目标层次:
完成年度目标可获得8万元;
每完成一个季度目标可获得1.5万元;
每完成一个月度目标可获得1万元;
任何阶段未达成目标,该部分奖金即不予发放。
这一薪酬结构体现了深刻的管理逻辑:
一方面,它既能吸引高水平人才,通过可观的收入预期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力,真正实现“人与企业共赢”;另一方面,也通过多维度、分阶段的考核机制,有效控制企业风险,避免陷入“高薪低效”的困境。
俞敏洪通过这样的设计,既展现了对人才的尊重和激励,也守住了企业的管理底线——不仅是薪酬分配的艺术,更是组织战略与人才观的有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