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语言选择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资讯 > 培训课程

企业管理咨询师与管理培训师高端培训(十)

作者:薪酬报告定制 | 发布时间:2025-07-07
郭梓林:培训行业的五大趋势及五大挑战我来点题,我讲五大趋势和五大挑战,然后结合我们讲的企业和个人需求,谈点个人看法。培训行业,五大趋势:趋势之一,改革开放30年

郭梓林:培训行业的五大趋势及五大挑战

我来点题,我讲五大趋势和五大挑战,然后结合我们讲的企业和个人需求,谈点个人看法。培训行业,五大趋势:

趋势之一,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物质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这种需求要向精神需求提升,或者我们说的叫从为的需求要向上走,向下走是堕落,向上走,就需要精神,这种东西培训公司理所当然义不容辞的要给国民提供这方面的精神产品。第二个需求,由于中国大学教育的落后,扩招了这么多人,大学全部不缺技能,大学生失业是因为他没有学到技能,没有就业能力。第三,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员工的技能提升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太快了,技术、工具等等这些发展太快了,所以原来会干工作的人现在都面临要重新学习。第四,由于这个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这个社会已经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靠一个人的思想,靠最高指示来行为的,价值多元化的这样一个社会,员工的思想状况,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核心的问题,你现在真不知道这帮人是怎么想的,真的,你看他在做什么,你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这就给培训提出要求,这就是需求,企业家需要有这样的课程,改变人,改变那个思想和思想方法,怎么想事。

还有一点就是企业家自身的需求,有了钱以后,是不是就幸福,企业家赚了很多钱以后,是不是他的幸福指数和他的财产指数同比增长,这方面需要有培训,我们中国人一直从小就学怎么过穷日子,没有教我们企业家怎么过福日子,挣钱是一种能力,花钱是一种智慧,这些方面是有需求的。这是我讲的趋势之一。

之二,这个行业的分工他逐步会细化,我看了聚成,这么短的时间内做这么大,五个亿,非常了不起,但是若干年以后,有这么多课程的企业就不行了,一定专业化,聚成是一个品牌,什么人到他那里,就像我提出我的课程40岁以上听我的课程,40岁以下我不跟他们讲,你听不明白,你没有阅历,对个人每个老师也是这样,我只会讲这个,我什么都能讲,从会计,出纳,人事管理,战略,什么都能讲,晚上翻翻书第二天就能讲,是长久不了的,这个趋势是专业化的,只有专业化才能形成一种品牌。

之三,资本和人才向品牌聚集,以后最牛的培训公司应该是垄断了一部分老师资源,就像现在明星的经理人,把李宇春也给包了,整个他是一个经济公司,你要想听他的课他就不讲了,一年多少钱就买断了,你听他的课必须到聚成来听,这门课已经被聚成买断了,想听就来,这是一个趋势,我讲的都是趋势,不是现实。

第四个趋势是培训市场,培训的市场化向人文化发展,就是真正好的公司,最后是挣高端人的钱,有钱人的钱很好钱,你赚一个大学生两三百听一次课那种钱是很难挣的,或者这种品牌提供一个聚集人的平台,聚成如果成为一个黄埔学校,凡是上过聚成的人,若干年以后还聚在一起,还有感想,像现在长江商学院,中欧商学院,他就是品牌了,不是来学习的,是来交友的,你的品牌一拿出来,就让人尊敬,你挣的是这个钱,你只要来,就受尊敬,像美国哈佛大学,像宋美龄上的那个大学,专门培养第一夫人的,那就不得了。所以这是第四个趋势。

第五个趋势是由传播术向布道发展,现在很多培训,包括地摊上那些书,老板怎么害员工36计,员工怎么整老板48招,这个时代会过去的,这是五大趋势。

下面讲讲五个挑战,第一个挑战进入的门槛太低,一个人在聚成干了一两年,他自己可以拉一个旗子,可以干,十万二十万,搞成一个什么企业家,成一个什么领导关系,他自己开公司去了,很低的门槛进入,第二,这个行业竞争异常的激烈,第三,后发优势明显,不要说你干了多久,人家昨天就出来了,可能比你强。他不像生产工厂,民用产品,要积累多少年以后,那个品牌才出来,长江商学院李嘉诚给斌每年给两千万,说两千万都把他赔了,项斌说我做一件事全球找人才,老师最贵,最贵的老师,最贵的学费,然后还赔,这么高的学费还赔两千万,五年不要你挣钱,五年以后你要把长江商学院打出品牌,这个很厉害,这不是我们一般的民营企业有能力这样去干的,所以他有一个后发优势明显。第四、口碑成为重要的支撑,这是一个挑战,不能出事,你有没有回头率,就看你的课,你的课一请老师讲了走掉一半学生,这一半学生是你的反面宣传者,口碑是非常重要的资产,这也是一个挑战,你能不能把每个老师请好,这个老师不一定行,好老师不一定讲得好课,你的受众,你把他们两个牵起来,你不能因为你手里有一大把的未婚女青年,你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男青年,你拉郎配,老师和学生要配,配得好。第五个挑战是这个行业是消费之前付费,这个特别麻烦,你买冰箱可以看,看看试用,这个东西没得看,交了钱才能看才能听,所以这个销售对这个行业是很大的挑战,这是五个挑战。

最后回到我们这个阶段的题目叫企业和个人的需求,我讲有一个最重要的需求,是企业家对思想的需求,所以我有一堂课叫“思想统治企业”这是从法国哲学家伏尔泰那里引过来的,他说为人们都认为,精神的力量大于物质的力量,思想统治世界,我改了一下叫思想统治企业,讲企业家的三大思想,第一是经营思想,对外的,关于挣钱的思想,第二、管理思想,对内的,关于怎么省钱的思想,第三、人文思想,是对自己的,关于有了钱如何幸福的思想。我觉得我们要盯住企业家的需求,他们肯掏钱,他们一掏钱都是掏大钱,你能不能给他们提供精神方面的产品,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觉得抓住这个趋势就一定能迎接挑战把这个行业做大,好,时间可能太长了,谢谢大家,谢谢。

艾晓光:管理咨询业需求逐年扩大 有加速趋势

说到对话的主题,我想我把话题限制在管理咨询这个行业,因为仁达方略主业还是在做管理研究和管理咨询的,培训是属于管理咨询衍生出来的一项业务,不是我们的主业,从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跟踪研究自己所处的管理咨询的市场,我们认为,整个这个市场的需求是逐年的在扩大,而且还有加速的一个趋势,虽然08、09年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压制了一些企业对管理咨询或者是管理培训的需求,但是实际上从总量上来讲,不管是管理咨询还是管理需求,他需求的总量来讲,还是在提升的。我想在未来的几年,这个趋势还会非常的明显,甚至有快速扩张的那么一个趋势。这里面可能有几个原因,一个原因可能是企业的管理者越来越认识到,作为一个企业,他终究是一个开放的组织,一个开放的组织,他必然在适当的时候引入外脑的力量,比如说管理培训,管理咨询,或者是其他方面的辅助营销方面。

另外一个原因,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最近这些年,前些年咱们国家经济形势比较好,即便去年和今年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有一些所谓的衰退,但是表现还不错,所以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这个层面,管理上,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如果是管理真的跟不上经营的话,你这种经营的发展,不是一种良性的发展,属于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早晚要出事情,对于这种认识,对咨询的需求和培训越来越多。还有一点,基于大家对现在竞争的判断,因为我是咨询师出身的,经常和各个企业的领导人做沟通,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观点,现在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产品的竞争,也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甚至不再是价值链层面的竞争,或者产业链层面的竞争,现在我们会面对老外,跨国公司,已经是生态链层面的竞争,我们看一下国外的跨国公司,或者是世界培训公司到中国来,他一定不是自己来的,他原材料供应商,他的广告公司,他的律师事务所,他的会计师事务所,他管理咨询公司,培训公司,等等一系列围绕他的生态系统都跟着他走,我们中国企业和老外竞争的时候,还是一个人挑战他一个生态系统,你老虎再厉害你不可能挑战得过整个一个森林,也是基于这些思考,很多企业也是和这些外部的治理机构建立越来越紧密的联系,由此产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想这可能是这几年管理咨询或者是管理需求明显的膨胀的几个原因之一。

说到企业或者是个人对管理培训或者是管理咨询的需求,从构成来讲我讲讲管理咨询,从我们这几年分析统计的数据来看,企业在战略层面和组织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传统的管理咨询,比如说人力资源咨询,品牌的咨询,企业文化咨询等等,这个还没有减少,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现在这个市场这方面的需求是在逐步的扩大,从客户对咨询公司的选择,我们也有一些自己的研究,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大型的企业,他更愿意选择品牌知名度比较高的一些大型的管理咨询公司,尤其是他愿意选择品牌知名度又高你又能够提供综合服务的咨询公司,企业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前提你这个咨询公司肯定在客户所处的行业有足够的成功的咨询经验或者是培训经验,所以他更愿意选择,这是一个所谓的趋势。说到这里我想多说几句,现在客户对管理咨询的需求,集中在几个不同的表现形式,基于最多的还是提供一个他需要的管理咨询报告,还有其他的顾问的模式,或者是向企业派遣管理团队,上周我谈了三家客户,就是给客户做完咨询之后,方案他非常喜欢,他把下面一个子公司交给你仁达方略,你派管理团队来运营,这种需求从近年来看,也算是一种趋势,当然主要的还是传统提供一个管理咨询报告,对咨询报告的要求也需要,你和以前也不一样了,很多咨询公司套模板,套模板根本行不通了,有的客户要求既要有可操作性又有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你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那样没有办法操作了,要求咨询公司和咨询师你一定要研究行业、研究企业,同时自己还要做管理理论,管理技术,管理工具,咨询模型的研究,再加上你自己的经验,通过和客户的沟通和密切的合作,才能提供一个对客户真正的有价值的咨询报告,这可能听起来有点像研发,实际上我认为咨询本身就是做研发,我们很多咨询公司,我不知道今天的同行多不多,我所了解的有不少的咨询公司,尤其是小的咨询公司不做研发,跟着人家后面把大的咨询公司研发出来的东西,跟着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这种公司很难真正成长起来,只能忽悠忽悠,也不见得完全是忽悠。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本土的咨询公司和外资的咨询公司,比如说像麦肯锡这样大的咨询公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并不在于人上,我们国内的咨询师都是相当不错的,随便拿出一个可能都不属于麦肯锡的咨询师,就是我们研发上做得好,他老是在前面走,我们只能在后面跟,我呼吁国内的咨询公司不要停留在嘴上,要真正耐得住寂寞,要吃得了苦,否则我们无法和国外咨询公司做竞争。


上一篇:企业管理咨询师与管理培训师高端培训(九)
下一篇:企业管理咨询师与管理培训师高端培训(十一)
热门服务和内容

业务咨询

  • 公众 号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信
  • 商务合作

  • 官方微信

    抖音号

  • 官方微信
  • 上海信贤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薪酬网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1021927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