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语言选择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资讯 > 培训课程

岗位薪酬设计核心技术:如何科学构建薪酬结构(二)

作者:薪酬报告定制 | 发布时间:2025-10-17
第二步是确定薪酬定位,这一步较为简单。薪酬定位分为激励导向和保障导向。激励导向指该岗位的薪酬中固定部分小于浮动部分,例如销售人员底薪通常低于销售提成和绩效奖金。

生成薪酬结构图片 (2).png

第二步是确定薪酬定位,这一步较为简单。薪酬定位分为激励导向和保障导向。激励导向指该岗位的薪酬中固定部分小于浮动部分,例如销售人员底薪通常低于销售提成和绩效奖金。保障导向则指固定收入大于浮动收入,常见于职能序列和支持序列的岗位。


例如,营销管理部的营销部长属于激励导向,人力资源部部长属于保障导向;销售经理为激励导向,销售内勤为保障导向。确定各岗位的薪酬定位后,进入第三步。


第三步是确定不同岗位的薪酬结构构成。需明确一个原则:不同岗位的薪酬构成应基于其部门、岗位序列、序列细分及薪酬定位,进而确定其工资、福利、补贴、津贴、激励等模块的具体内容。

生成薪酬结构图片 (3).png

举例来说,运营副总的工资由岗位固定工资和岗位绩效工资构成;库管专员也类似;销售专员则为底薪加提成;生产线装备工采用计件工资。因此,不同岗位的工资构成各不相同。


福利一般分为法定福利和差异化福利。法定福利适用于全体员工,差异化福利则因岗位而异,例如企业年金、商业保险等可能仅部分岗位享有。补贴如交通补贴、用餐补贴也根据岗位设定。津贴和激励(如年终绩效奖、专项奖、特别奖、分红等)同样因岗位不同而有所区别。


由此可形成各岗位的薪酬构成表。例如,营销部长的工资构成、法定福利、差异化福利、补贴、津贴及激励模块;销售专员为底薪加提成;研发工程师的工资构成、法定福利、补贴及奖金;人力资源部长的薪酬构成;操作工采用计件工资,并列明其法定福利、差异化福利或津贴。


若一家公司有十个以上部门和上百个岗位,需按此框架和逻辑逐一完成所有岗位的薪酬构成表。以上即为薪酬结构确定的第三步。


今天我们探讨的是薪酬结构设计的第一项技术。薪酬结构设计分为三大步骤:岗位序列、薪酬定位和薪酬结构。


上一篇:岗位薪酬设计核心技术:如何科学构建薪酬结构(一)
下一篇:薪酬设计:企业管理的“烦恼之源”
热门服务和内容

业务咨询

  • 公众 号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信
  • 商务合作

  • 官方微信

    抖音号

  • 官方微信
  • 上海信贤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薪酬网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10219271号-8
    ×

    升级VIP会员

    会员报告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