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行业人效比分析:几家欢喜几家愁
作者:薪酬数据网 | 发布时间:2024-11-24【软件行业薪酬报告】在金融科技公司人效比的话题引发热议之后,我们继续深入探讨中国软件行业的人效比情况。本次调查选取了软通动力、用友网络、中科软、东软集团、航天信息、东华软件、中国软件等七家在业内排名靠前、业务相对纯粹的软件公司作为样本。
如果你在中国软件行业,年薪达到30万的可能性并不低,但在软通动力,这个数字可能只有18万。好消息是,行业普遍面临挑战,大家都在努力拼搏,收入并不乐观。坏消息是,2024年的形势可能更加严峻。
以下是我们的主要发现:
【净利润低迷】在七个样本公司中,净利润最高的是中科软,达到10%,而大多数公司的净利润都在5%以下,甚至有两家公司出现亏损。这表明,2023年,软件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员工费用占比差异显著】软通动力的员工费用占比高达88%,显示出其外包模式的特征。而东华软件的员工费用占比仅为18%,其系统集成业务占据了营业额的67%。员工费用占比的高低与公司主营业务紧密相关。
【人均工资偏低】在调查的公司中,中国软件的人均年薪最高,为30万/年,而软通动力的人均年薪最低,为18万/年。按此计算,软通动力员工的月工资大约在1.2万元左右。
【人力投入回报率参差不齐】东华软件的人力投入回报率最高,达到25%;而用友网络则出现负13%的回报率,这与各公司的用人机制有关。
【人均营收差距大】东华软件的人均营收高达99万/年,人均利润在3.78万/年,远超同行。相比之下,软通动力的人均营收为20万/年,人均利润仅为0.62万/年。
【员工视角下的软件行业】营收高并不代表一切,员工不希望仅仅通过增加人头或系统集成来提升营收,而希望公司能够开发更多“有技术”的软件产品。
【好公司与坏公司的定义】根据人均工资、人均营收和利润的标准,中科软表现不错,而软通动力则被归类为“坏公司”,因为其员工辛苦且公司盈利能力不佳。
【中国软件的异类现象】尽管中国软件的营收高、员工数不足万人、人均工资和人均营收都很高,但公司却出现亏损,这一点值得深思。
以下是具体数据:
软通动力人数最多,营收最高,但在人均利润、人均产值和人工工资方面,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需要支付154亿元的人工成本,占营收的88%。
航天信息在失去税控市场的保护后,营收和利润均受到冲击。人均营收虽高,但人均工资和人均利润却很低。
东华软件在人均营收和人力资源投入回报率方面表现亮眼,但在人均利润和人均工资方面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总体来看,中国软件行业在2025年将面临诸多挑战,人效比的差异反映出各家公司的经营策略和市场定位。未来,如何提高员工效率和创新能力,将是软件公司能否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