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巨头集体降薪?2025行业薪酬寒冬真相
作者:薪酬报告网 | 发布时间:2025-08-06《啤酒巨头集体降薪?2025行业薪酬寒冬真相》作者:行业薪酬顾问2025年的啤酒圈,“降”字当头。先是百威亚太、华润、青岛等头部企业陆续在年报里披露减员、降薪
《啤酒巨头集体降薪?2025行业薪酬寒冬真相》
作者:行业薪酬顾问
2025年的啤酒圈,“降”字当头。先是百威亚太、华润、青岛等头部企业陆续在年报里披露减员、降薪、停招;随后,社交媒体流出“重庆啤酒总裁年薪砍掉三成”“百威中国区域经理奖金清零”的截图,直接把“啤酒行业薪酬寒冬”送上热搜。啤酒巨头真的集体降薪了吗?寒意究竟有多浓?我们用数据拆解真相。
一、减员6000+:人力缩编先于薪酬缩水
2024年,10家啤酒上市公司中有8家减员,合计减少超6000人,百威亚太中国区、燕京、华润、青岛分别削减2777、1440、1173、817人。这一轮人力缩编的力度已接近疫情初期水平,但性质略有不同:上一轮以关厂、裁撤冗员为主,本轮更多体现在“自然流失不补+旺季零时工锐减”,通过调整用工模式而非强制裁员来降低人头基数,为后续薪酬包总量控制做铺垫。
2024年,10家啤酒上市公司中有8家减员,合计减少超6000人,百威亚太中国区、燕京、华润、青岛分别削减2777、1440、1173、817人。这一轮人力缩编的力度已接近疫情初期水平,但性质略有不同:上一轮以关厂、裁撤冗员为主,本轮更多体现在“自然流失不补+旺季零时工锐减”,通过调整用工模式而非强制裁员来降低人头基数,为后续薪酬包总量控制做铺垫。
二、高管薪酬“脚踝斩”:顶层带头过冬
当业绩增速从双位数滑落到个位数甚至负数时,高管激励首当其冲。
• 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侯孝海:2023年800万元→2024年360万元,降幅55%;
• 百威亚太前CEO杨克:董事酬金减少90万美元;
• 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峰值曾破千万,2024年税前760万元,下调约25%。
高管降薪的逻辑很清晰:其一,绩效奖金与EBITDA或销量挂钩,指标未达成自动下调;其二,监管及舆论压力,头部酒企需向投资人展示“共克时艰”姿态;其三,为中层及关键岗位保留薪酬空间,避免核心技术或渠道团队流失。
当业绩增速从双位数滑落到个位数甚至负数时,高管激励首当其冲。
• 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侯孝海:2023年800万元→2024年360万元,降幅55%;
• 百威亚太前CEO杨克:董事酬金减少90万美元;
• 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峰值曾破千万,2024年税前760万元,下调约25%。
高管降薪的逻辑很清晰:其一,绩效奖金与EBITDA或销量挂钩,指标未达成自动下调;其二,监管及舆论压力,头部酒企需向投资人展示“共克时艰”姿态;其三,为中层及关键岗位保留薪酬空间,避免核心技术或渠道团队流失。
三、基层薪酬“微降+结构换挡”:一线工人相对安全
从已披露年报及问卷调研看,普通员工人均现金薪酬并未出现大幅跳水:
• 生产端:计件工资因产量下滑平均下降3%–5%,但受地方最低工资托底,降幅有限;
• 销售端:传统“底薪+提成”模式正在让位于“低底薪+高阶梯提成+销量对赌”,收入波动放大,但优秀业务员仍有机会逆势高收;
• 职能端:财务、人力、行政等非核心岗位普遍冻结调薪,年终奖系数从1.2降至0.8–0.9。
整体看,啤酒行业非高管人均薪酬2024年微降1.2%,远低于高管降幅。这也印证了企业“保基层、稳生产”的底线思维。
从已披露年报及问卷调研看,普通员工人均现金薪酬并未出现大幅跳水:
• 生产端:计件工资因产量下滑平均下降3%–5%,但受地方最低工资托底,降幅有限;
• 销售端:传统“底薪+提成”模式正在让位于“低底薪+高阶梯提成+销量对赌”,收入波动放大,但优秀业务员仍有机会逆势高收;
• 职能端:财务、人力、行政等非核心岗位普遍冻结调薪,年终奖系数从1.2降至0.8–0.9。
整体看,啤酒行业非高管人均薪酬2024年微降1.2%,远低于高管降幅。这也印证了企业“保基层、稳生产”的底线思维。
四、薪酬结构深层变化:从“规模导向”到“利润导向”
过去十年,啤酒巨头跑马圈地,薪酬激励以销量、市占率为核心。随着行业进入“量减价增”新周期,考核指标迅速转向利润、现金流、高端占比。反映到薪酬设计上:
过去十年,啤酒巨头跑马圈地,薪酬激励以销量、市占率为核心。随着行业进入“量减价增”新周期,考核指标迅速转向利润、现金流、高端占比。反映到薪酬设计上:
- 长期激励(LTI)权重提升:华润、青岛相继推出“ROIC-股权挂钩”计划,只有达成既定投资回报率,限制性股票才可解锁;
- 浮动薪酬占比扩大:部分区域销售团队浮动部分由40%提升至60%,并引入季度回算机制;
- 绿色低碳、数字化专项奖:燕京、百威将减排指标、供应链数字化项目节点奖金单列,金额虽小,但传递战略信号。
五、2025展望:寒冬未过,但结构性机会已现
- 调薪预算继续保守:WTW调研显示,2025年消费品行业整体调薪中位数预计4.5%,啤酒板块大概率低于均值;
- 关键岗位逆势加薪:精酿研发、电商DTC、数字营销人才仍被争抢,预计调薪幅度8%–10%;
- 灵活用工常态化:旺季共享员工、销售外包、生产工序外包比例将持续提升,企业人力配置更弹性;
- 区域差异扩大:华南、华东高端化进度快,薪酬降幅有限;华北、东北产能收缩显著,奖金包继续压缩。
结语
啤酒行业并未出现“一刀切”的集体降薪,而是呈现“高管大幅缩水、基层微降、结构换挡”的分层特征。2025年,啤酒人需要习惯“低固定、高浮动、强绩效”的新薪酬规则。对于HR与业务决策者来说,在总量受限的池子里,如何用精准激励保留“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团队,将是比“降多少”更重要的命题。
啤酒行业并未出现“一刀切”的集体降薪,而是呈现“高管大幅缩水、基层微降、结构换挡”的分层特征。2025年,啤酒人需要习惯“低固定、高浮动、强绩效”的新薪酬规则。对于HR与业务决策者来说,在总量受限的池子里,如何用精准激励保留“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团队,将是比“降多少”更重要的命题。
2025年酒业薪酬报告https://www.xinchou.cn/shangshigongsi/10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