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语言选择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资讯 > 行业资讯

优衣库母公司涨薪54%!日企“高薪抢人”大战的三大信号

作者:薪酬报告网 | 发布时间:2025-07-17
优衣库母公司涨薪54%!日企“高薪抢人”大战的三大信号——薪酬顾问视角下的战略启示【导语】2025年7月,迅销集团(优衣库母公司)宣布,将日本全职门店员工起薪

 

优衣库母公司涨薪54%!日企“高薪抢人”大战的三大信号
——薪酬顾问视角下的战略启示
【导语】
2025年7月,迅销集团(优衣库母公司)宣布,将日本全职门店员工起薪一次性上调54%,从年收300万日元跃升至462万日元。消息一出,日经225指数当日上涨1.8%,而日本最大招聘网站“リクナビ”当日关键词“优衣库”搜索量暴涨7倍。作为薪酬顾问,我们第一时间拆解了迅销的薪酬结构、横向对比了其他日企的跟进动作,并从中提炼出三大信号:日本劳动力市场正在从“终身雇佣”走向“竞价雇佣”;薪酬结构正在从“年功序列”转向“岗位定价”;人才战略正在从“内部培养”升级为“全球抢人”。以下报告供企业高管与HRD参考。
一、迅销的54%:不只是数字,而是“岗位定价”模型的落地
  1. 薪酬包拆解
  • 固定部分:月基本工资从25万日元提升至38.5万日元(+54%);
  • 浮动部分:季度门店利润分享比例从5%提升到8%,一线店长最高可再拿120万日元/年;
  • 长期激励:继续保留“全球经营者计划”(股票期权),但门槛从“任职满10年”下调至“满5年”。
    结论:迅销把原来隐藏在奖金、津贴里的“暗补”全部显性化,形成“高固定+高浮动+快兑现”的薪酬三角,直接对标美国Gap、西班牙ZARA的店经理薪酬水平。
  1. 岗位定价逻辑
    迅销用美世岗位评估法(IPE)重新梳理了门店序列,把“区域旗舰店长”与总部“区域经理”拉平到同一职等(Grade 22),从而打破“总部高于门店”的传统职级壁垒。此举使门店关键岗位的薪酬竞争力在全球快时尚业进入TOP25%分位。
二、日企“高薪抢人”三大信号
信号一:劳动力供给拐点已至——“终身雇佣”终结
  • 数据:日本总务省2025年6月公布,15-64岁劳动人口较2020年再减320万;“有效求人倍率”连续24个月超过1.5,零售/餐饮高达3.4。
  • 案例:7-11、罗森两大便利店同步宣布“时薪+20%”,并将“22点-5点”夜班补贴从25%提到50%。
    顾问解读:当人口结构不可逆,企业只能以价格机制替代终身承诺。未来3年,日本零售、护理、IT三大行业将出现持续“涨薪竞赛”。
信号二:薪酬结构剧变——“年功序列”让位“岗位定价”
  • 传统模型:年功序列=年龄×0.8+工龄×0.2,导致25岁与45岁员工做同岗却差2倍薪酬,抑制年轻人积极性。
  • 新模型:岗位定价=(岗位价值×市场分位)+能力溢价+地域系数。
    迅销、任天堂、SoftBank已采用美世或韦莱韬悦的“Job Family+Market Pricing”双轨制。HR需警惕:未来内部公平性投诉将大幅增加,需要同步上线“薪酬透明沟通”与“能力评估”项目,否则易引发老员工流失。
信号三:人才地图全球化——“内部培养”升级为“全球抢人”
  • 迅销:2026年前在中国、越南新开200家门店,计划把海外店长中30%调回日本总部,薪酬按“派驻补贴+汇率保护”双重机制,确保高于当地150%水平。
  • 丰田:7月宣布把泰国、印尼工厂工程师起薪提高40%,并开放日本本土轮岗两年。
    顾问提醒:企业必须同步升级“全球薪酬架构”——包括币种对冲、税务平衡、福利可携带性(portable benefits)。否则“高薪抢人”会变成“高薪留人难”。
三、给中国企业的三点行动建议
  1. 以“岗位价值”取代“职级”做预算
    把门店店长、区域督导、电商运营等关键岗位拉出一张“市场分位对标表”,用数据告诉董事会:我们离行业75分位还差多少,而不是简单按“普涨5%”做预算。
  2. 建立“薪酬沟通剧本”
    日本员工对薪酬透明接受度高,中国员工更敏感。建议HRD准备“1页纸剧本”——用业务语言解释“为什么张三年薪比李四高”,降低内部震荡。
  3. 提前设计“全球抢人”的福利底座
    包括:跨国医保、远程工作补贴、双币种发薪选项。把福利成本计入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避免陷入“高薪高流失”的死亡循环。
【结语】
迅销的54%不是孤例,而是日本劳动力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全面重启的标志。对于在华日企、与日本有供应链关系的本土企业,乃至所有正在布局全球化的中国公司,这场“高薪抢人”大战提醒我们:薪酬策略已从“后台成本”升级为“前台战略武器”。谁先完成岗位定价、全球薪酬底座和透明沟通三大升级,谁就能在下一轮人才争夺中赢得先手。


 

机械设备行业日资企业薪酬报告https://www.xinchou.cn/riziqiye/11107.html


上一篇:日企工资改革副作用:40岁员工为何成“降薪重灾区”?
下一篇:【深度】日企“夏季奖金创纪录”真相:通胀吃掉多少实际收入?
热门服务和内容

业务咨询

  • 公众 号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信
  • 商务合作

  • 官方微信

    抖音号

  • 官方微信
  • 上海信贤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薪酬网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1021927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