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薪酬设计核心技术:如何科学构建薪酬结构(一)
作者:薪酬报告定制 | 发布时间:2025-10-16上一讲中我们探讨了薪酬体系建设的基础篇。从这一讲开始,我们正式进入技术篇。在技术篇的第一讲中,我们探讨了岗位工资设计与岗位激励奖金设计两个方向及相关工具。
今天在第二讲中,我们先认识一下岗位工资设计的相关技术和原理。岗位工资设计分为四个步骤:第一,确定薪酬结构;第二,进行岗位价值评估;第三,梳理岗位矩阵;第四,进行薪等表设计。
需注意,薪等表设计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固定工资加绩效工资,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第二个方向是底薪加提成;第三个方向是针对制造型行业常见的计件工资。因此,在四大步骤中,薪等表设计这一步会分为三类不同的薪等表。
在岗位工资设计中,我们归纳出四项主要技术:第一,薪酬结构设计;第二,岗位价值评估;第三,薪等表中固定工资与绩效工资的设计方法;第四,计件工资标准的设计。至于岗位矩阵和底薪加提成,我们会在中间串讲,因为这两点难度不大。因此,关于技术篇的岗位工资设计,我们重点关注以上四项技术。
下面在第二讲中,我们重点探讨第一项技术——薪酬结构的设计。薪酬结构设计主要分为三步:第一,确定岗位序列;第二,确定岗位薪酬的定位;第三,在定位确定后,明确该岗位或不同岗位的薪酬结构由哪些模块构成。
第一步是确定岗位序列。岗位序列应通过从部门到岗位序列、再到序列细分的表格逐步完成。一般企业会分为管理、营销、生产技术、职能等序列,这是以典型制造型企业为代表。若非制造型企业,可能没有生产序列,但通常仍包括管理、营销和职能三大主要序列。
管理序列中可细分出高管、业务部门负责人和非业务部门负责人;营销、生产、技术、职能等序列也各有不同导向。例如,总经理属于管理序列的高管序列,包括副总、董事长等;营销总监属于管理序列中的业务部门负责人,而人力总监属于非业务部门负责人。营销序列中,销售代表是业务导向,销售内勤是支持导向;生产序列中,生产班长是业务导向,库管员是支持导向;研发序列中,研发工程师是研发导向,资料管理员是支持导向;职能序列如财务部的资本会计属于支持导向。不同导向与第二步的薪酬定位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