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月薪可能一直算错了?关键藏在“21.75”这个数字里。
作者:薪酬报告定制 | 发布时间:2025-10-26
上班22天为什么工资按照21.75算的?
有位员工问我,为什么上班22天,工资却按21.75天计算。我当时不太清楚如何解释,于是查阅了相关政策文件。
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规定,一年365天中,扣除104天休息日和11天法定节假日,年工作日为250天。月工作日为250天除以12个月,即20.83天。
由于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因此在计算月计薪天数时不剔除法定节假日。月计薪天数为(365天减104天)除以12个月,即21.75天。
这位同事仍不太明白,我便用图示进行解释,并做了进一步补充:
计算加班工资时必须使用21.75天,而不是20.83天。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工作日加班工资 = 加班工资计算基数 ÷ 21.75 ÷ 8 × 加班小时数 × 150%;
休息日加班工资 = 加班工资计算基数 ÷ 21.75 ÷ 8 × 加班小时数 × 200%;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 = 加班工资计算基数 ÷ 21.75 ÷ 8 × 加班小时数 × 300%。

实际上,很多人仍分不清20.83天和21.75天的区别。
20.83天是月制度工作时间,是在整个年度内计算出的平均月工作时间。具体到某个月,并不代表只需工作20.83天——有些月份可能工作23天,有些月份可能只需19天。20.83是一个平均值。
而21.75天是月计薪天数,即需要支付工资的天数,同样是一个年度内的月平均值。不能理解成每月只需工作21.75天。
20.83天用于计算工作时间,21.75天用于计算工资,二者不能混淆。
如果公司误将20.83天作为计薪天数,计算结果会产生差额,客观上会多扣除员工的事假工资。一旦发生劳动争议,企业可能面临赔偿风险。
因此,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数字,确保员工工资计算准确,对职场管理至关重要。
中文
English
扫码登录
手机快捷登录
账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