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语言选择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资讯 > 行业资讯

日本高管看不懂:为什么中国国企基层工资比日企经理还高?

作者:薪酬报告网 | 发布时间:2025-07-21
日本高管看不懂:为什么中国国企基层工资比日企经理还高?“中国一家燃气公司的基层巡检员,年薪居然给到28万元人民币,而我们东京总部培养十年的区域经理,年薪才50

 

日本高管看不懂:为什么中国国企基层工资比日企经理还高?
“中国一家燃气公司的基层巡检员,年薪居然给到28万元人民币,而我们东京总部培养十年的区域经理,年薪才500万日元(约24万元)。”——这是去年末日本某综合商社海外事业部在内部对标后发出的感叹。类似的惊呼,近两年在华日企管理层会议上频繁出现,也催生了本文的标题。日本高管之所以“看不懂”,根源在于中日两国企业薪酬逻辑、人才市场结构与财务口径的深层差异。
一、薪酬口径:日企“账面低”,国企“全包高”
日本企业对外披露的通常是“账面现金年薪”,不含住房补贴、交通补贴、加班费及两次年中奖金。Mercer数据显示,日企在华经理级账面年现金收入中位值约1853万日元(约12万元人民币),但加上加班费、住房补贴、两次奖金后,实际到手约15万—18万元
反观中国国企,基层巡检员28万元属于“全口径”数据:包含岗位工资、绩效、过节费、高温补贴、取暖补贴、企业年金、补充医疗等,其中仅绩效奖金就占40%以上。日本高管如果只拿账面工资去比较,自然产生“基层比经理高”的错觉。
二、市场定价:中国“跳槽溢价” vs 日本“年功曲线”
中国劳动力市场高度流动化,尤其是能源、电信、金融类央企,为降低流失率普遍采用“薪酬锚定+年度普调”机制。以华东某央企为例,2024届校招“一线操作序列”起薪13万元,3年经验即可突破25万元;而日企经理级因受总部“年功序列”限制,调薪幅度每年仅2%—4%,十年才能追上中国基层的起跳点
日本企业仍坚持终身雇佣与内部均衡:经理与主管级差距不足1.5倍,同一职级不同部门薪酬差异被压缩在10%以内。中国企业则奉行“明星业务部门溢价”,能源板块经理年薪可达普通职能部门3倍,这种“差距激励”在日本总部看来非常陌生。
三、制度差异:国企“福利货币化”推高表面工资
日本高管忽略了中国国企的“福利货币化”趋势:过去分房、实物福利如今全部折算为现金进入工资条。以北京某央企为例,2024年将原先每月2500元的住房补贴、1800元的交通补贴、3000元的饭补一次性并入岗位工资,表面上基层员工月薪瞬间抬升7300元。日本企业仍保留大量实物福利(宿舍、通勤巴士、公司食堂),这些成本并未计入薪酬对标,进一步放大了数值上的落差
四、财务杠杆:日企“人力成本控制”与国企“社会成本外部化”
日企在中国的工厂定位为“成本中心”,总部对人力成本有严格预算,经理级薪酬受日本母公司与当地工会双重限制;而国企基层成本部分由财政或母公司交叉补贴。例如,某能源央企的基层站点运维费用30%来自母公司输配电价差收益,相当于用“系统内转移支付”抬高了基层工资池。日本高管在单一法人报表上无法看到这一层,才会惊呼“基层比经理高”。
五、未来走向:中日薪酬曲线或将收敛
随着日本企业加速本土化,松下、索尼已试点“中国籍经理年薪包”制度,对标本土互联网及国企水平;与此同时,中国国资委新一轮的“工资总额预算”改革,要求基层工资增幅不得高于企业利润增幅。两股力量作用下,未来3—5年内,中日经理级与基层的薪酬比值有望从当前的1:1.2收敛到1:0.8左右。
结论
“日本高管看不懂”并非中国国企薪酬失控,而是双方对“工资”的定义、市场的定价逻辑以及福利的呈现方式截然不同。读懂这些差异,才是跨国薪酬管理的第一步。


 

日资汽车制造及配套零部件供应商薪酬报告https://www.xinchou.cn/riziqiye/11111.html


上一篇:国企公积金缴纳真相:日企"五险一金"瞬间
下一篇:日企"稳定穷"VS国企"稳定富
热门服务和内容

业务咨询

  • 公众 号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信
  • 商务合作

  • 官方微信

    抖音号

  • 官方微信
  • 上海信贤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薪酬网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1021927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