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363-638

中国薪酬大数据服务提供商

200+行业   160+地区  3000万 条数据

薪酬报告会员VIP权益

  • 各行业薪酬增长率报告
  • 城市薪酬差异报告
  • 毕业生起薪点报告
  • 薪酬管理制度方案
立即办理VIP
企税宝一年服务

权责发生制下,如何处理递延收益的确认?

产品说明:
在权责发生制下,递延收益的确认与处理是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递延收益是指企业已经收到或应收,但在当期尚未实现或未完全实现的收益。这种收益通常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相关
  

商品详情

在权责发生制下,递延收益的确认与处理是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递延收益是指企业已经收到或应收,但在当期尚未实现或未完全实现的收益。这种收益通常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相关,但因其实现条件尚未完全具备,不能确认为当期收益。那么,在权责发生制下,如何处理递延收益的确认呢?以下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一、递延收益的概念与分类 递延收益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但尚未确认为当期收益的收入或收益。递延收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与资产相关的递延收益:主要是指企业因购买资产而获得的政府补助、企业间的捐赠等。 2. 与收益相关的递延收益:主要是指企业因提供服务、销售商品等产生的预收账款、押金、保证金等。 3. 其他递延收益:如企业获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债务重组收益等。 二、递延收益的确认条件 在权责发生制下,递延收益的确认应满足以下条件: 1. 企业已收到或应收的递延收益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 递延收益的实现与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 3. 递延收益的实现具有较大的确定性。 三、递延收益的会计处理 1. 初始确认 企业在收到或应收递延收益时,应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 2. 分配递延收益 在递延收益实现的期间,企业应按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或合同约定的服务期间,将递延收益分配到各个会计期间。分配递延收益时,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等科目。 3. 递延收益的终止确认 当递延收益的实现条件完全具备时,企业应终止确认递延收益。此时,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 四、递延收益的税务处理 在税务处理上,递延收益的确认与会计处理原则基本一致。但是,根据税法规定,部分递延收益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五、递延收益的披露 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应充分披露递延收益的相关信息,包括递延收益的性质、金额、实现条件、会计政策等。这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递延收益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 六、递延收益的审计关注点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递延收益的确认是否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2. 企业递延收益的计量是否准确、可靠。 3. 企业递延收益的分配是否合理、合规。 4. 企业递延收益的披露是否充分、透明。 总之,在权责发生制下,递延收益的确认与处理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正确确认、计量、分配和披露递延收益,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也应关注递延收益的相关问题,以降低审计风险。

拨打咨询
400-6363-638
点击咨询
在线时间:9:30-21:00
薪酬网·各类薪酬报告
各行业薪酬报告,旨在为客户提高薪酬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