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证券基金行业薪酬调整:响应监管政策,强调绩效挂钩
作者:薪酬数据网 | 发布时间:2024-12-01近期,证券基金行业的薪酬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一家知名券商员工不幸离世的消息引发热议,同时也将行业降薪话题推至舆论焦点。数据显示,近年来多家头部券商的人均薪酬呈现下降趋势。以某大型券商为例,其人均应付薪酬从2021年的116.43万元下降到2023年的70.04万元,累计降幅接近40%。另一家大型券商的人均薪酬也从2021年的94.70万元降至2023年的79.19万元,降幅超过16%。据"
近期,证券基金行业的薪酬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一家知名券商员工不幸离世的消息引发热议,同时也将行业降薪话题推至舆论焦点。
数据显示,近年来多家头部券商的人均薪酬呈现下降趋势。以某大型券商为例,其人均应付薪酬从2021年的116.43万元下降到2023年的70.04万元,累计降幅接近40%。另一家大型券商的人均薪酬也从2021年的94.70万元降至2023年的79.19万元,降幅超过16%。
据"薪酬网"统计,在51家上市券商中,已经没有券商人均薪酬超过百万元。2023年,超过半数的上市券商员工人均薪酬出现下降,其中部分券商降幅超过10%。
对此现象,一位知名经济学教授表示,金融业正处于强力监管之下,降薪并非惩罚性措施,而是为了降低金融业吸引力,引导资源向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流动。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朱克力认为,证券基金行业的降薪现象有多重原因:市场环境波动导致经营压力增大、行业竞争加剧、监管政策调整等。他指出,虽然降薪可能影响员工积极性和人才流动,但从长远来看,这是行业调整和优化的一部分,有助于提升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部门多次强调要完善证券基金行业薪酬管理制度。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的相关意见要求行业机构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加强从业人员管理。4月,国务院印发的新"国九条"也提出要完善与经营绩效、业务性质等相适应的薪酬管理制度。
专家认为,降薪可以视为行业对监管政策的响应和自我调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企业薪酬应与业绩挂钩,但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阶层、经济主体之间的收入差距。
对于未来的薪酬管理制度,朱克力建议应建立在公平、激励与约束并存的基础之上。薪酬应与员工实际贡献紧密挂钩,既要认可员工努力,又要防止过高薪酬导致的过度冒险行为。同时,薪酬制度还应考虑行业的长期发展和稳定性,通过合理设计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并确保符合监管要求,维护行业整体形象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