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权责发生制下,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是基于经济交易的实际发生,而不是现金的收付。这种会计确认基础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下是资产和负债在权责发生制下确认的具体阐述。
首先,资产在权责发生制下的确认,是指当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控制权时,即可确认资产。这意味着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只要其享有某项资源的收益,或对该资源具有控制权,无论是否已支付现金,都可以确认为资产。以下为资产确认的具体情形:
1. 存货:企业在购买原材料、在产品或商品时,无论是否已支付现金,只要存货到达企业并入库,即可确认为资产。
2. 应收账款: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尽管尚未收到现金,但在权责发生制下,可以确认为应收账款,即企业的资产。
3. 固定资产: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时,根据权责发生制,当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即可确认为资产,而不是在支付全部款项时确认。
4. 投资性房地产:企业投资房地产时,只要获得对该房地产的控制权,无论是否已支付现金,都可以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资产。
其次,负债在权责发生制下的确认,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只要产生了经济责任,无论是否已支付现金,都应当确认为负债。以下为负债确认的具体情形:
1. 应付账款:企业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只要形成了债务关系,即使尚未支付现金,也应确认为应付账款负债。
2. 应付职工薪酬: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薪酬,无论是否已支付现金,都应确认为负债。
3. 应交税费: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应缴纳的税费,如所得税、增值税等,在权责发生制下,应确认为负债。
4. 预收账款: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前,如果已收到客户预付款项,则应确认为预收账款负债,待商品或服务交付后,再将预收账款转为收入。
资产和负债在权责发生制下的确认,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 与现金流量无关:在权责发生制下,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与现金流量无关,而是与经济交易的实际发生有关。这有助于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会计期间: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是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进行的。企业需要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确认和计量。
3. 估计和判断:在确认资产和负债时,企业可能需要根据现有信息进行估计和判断。例如,在确认应收账款时,企业需要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以确定坏账准备的比例。这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4. 信息披露:在权责发生制下,企业需要充分披露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计量和变更情况,以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便于利益相关者作出决策。
总之,在权责发生制下,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是基于经济交易的实际发生,而不是现金的收付。这种会计确认基础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然而,这也要求企业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判断能力,以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各类薪酬报告
细分行业领域
覆盖城市地区
累计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