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363-638

中国薪酬大数据服务提供商

200+行业   160+地区  3000万 条数据

薪酬报告会员VIP权益

  • 各行业薪酬增长率报告
  • 城市薪酬差异报告
  • 毕业生起薪点报告
  • 薪酬管理制度方案
立即办理VIP
企税宝一年服务

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收付制有哪些区别?

产品说明:
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收付制是会计核算中两种不同的收入和费用确认方法。这两种方法在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时间、原则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
  

商品详情

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收付制是会计核算中两种不同的收入和费用确认方法。这两种方法在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时间、原则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收付制的区别。

1. 收入和费用确认的时间区别 权责发生制是根据收入和费用实际发生的时间来确认的,即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反之,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而现金收付制则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在现金收付制下,收入和费用只有在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时才予以确认。这意味着,款项已经收到或支付,但相关的收入和费用尚未发生或实现,按照现金收付制,这些收入和费用仍然不能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 收入和费用确认的原则区别 权责发生制遵循的是“应收应付”原则,即在本期内已经收到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一切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这一原则体现了收益与支出的配比原则,使会计信息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现金收付制遵循的是“实收实付”原则,即以实际现金的收到和支付为衡量标准。按照这一原则,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将与现金收支行为的发生与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不考虑与现金收支行为相连的经济业务实质上是否发生。 3. 会计处理和报表反映的区别 权责发生制下,企业在会计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收入和费用发生的权责关系进行确认,这涉及到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科目的设置和核算。在财务报表上,权责发生制下的收入和费用体现在利润表上,而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则分别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现金流入流出情况。 现金收付制在会计处理上相对简单,只需根据现金的实际收付情况进行确认。在财务报表上,现金收付制下的收入和费用主要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而利润表则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的盈亏状况。 4. 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的区别 权责发生制的优点在于科学、合理、盈亏计算比较准确,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但缺点是会计处理较为复杂,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 现金收付制的优点是处理手续简便,易于理解和操作。但缺点是盈亏计算不准确,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适用于对会计信息要求不高的单位。 在我国,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普遍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而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则普遍采用现金收付制。但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现金收付制逐渐被权责发生制所取代。 5. 实际应用中的区别 在实际应用中,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收付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收入确认:权责发生制下,收入在实现时确认,与款项收付无关;现金收付制下,收入在实际收到款项时确认。 (2)费用确认:权责发生制下,费用在发生时确认,与款项支付无关;现金收付制下,费用在实际支付款项时确认。 (3)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权责发生制下,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作为收入和费用的权责体现,需要进行核算;现金收付制下,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不作为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依据。 (4)坏账处理:权责发生制下,企业需要计提坏账准备,以反映应收账款可能发生的损失;现金收付制下,不考虑坏账问题。 综上所述,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收付制在会计核算中存在明显的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会计核算方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拨打咨询
400-6363-638
点击咨询
在线时间:9:30-21:00
薪酬网·各类薪酬报告
各行业薪酬报告,旨在为客户提高薪酬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