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泛互联网人才流动新格局:“新一线厂”崛起,AI人才持续紧俏
作者:薪酬数据网 | 发布时间:2024-12-12薪酬网最新发布的《2024泛互联网行业人才流动报告》揭示了行业人才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大厂招聘规模收缩,“新一线厂”强势崛起,AI人才依然稀缺,高技术人才薪酬逆势上涨,这一系列变化预示着互联网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洗牌和重塑。人才供需失衡加剧,转行现象普遍:2024年,泛互联网行业人才供需比持续攀升至2.34,这意味着平均每2个岗位就有近5个人才竞争,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进一步加剧,求职难度持续加大。
薪酬网最新发布的《2024泛互联网行业人才流动报告》揭示了行业人才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大厂招聘规模收缩,“新一线厂”强势崛起,AI人才依然稀缺,高技术人才薪酬逆势上涨,这一系列变化预示着互联网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洗牌和重塑。
人才供需失衡加剧,转行现象普遍:
2024年,泛互联网行业人才供需比持续攀升至2.34,这意味着平均每2个岗位就有近5个人才竞争,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进一步加剧,求职难度持续加大。同时,行业人才流动性增强,超过半数(52.31%)的从业者选择转行,这反映了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从业者对职业发展路径的重新思考。其中,流向电商零售、新生活服务和游戏行业的比例最高,这些行业展现出更强的增长活力和发展潜力,吸引了大量互联网人才的涌入。
大厂招聘收缩,“新一线厂”持续扩张:
传统互联网大厂的招聘需求持续收缩,这与行业整体增速放缓、降本增效的趋势密切相关。而“新一线厂”则凭借创新业务和快速发展,保持着稳定上升的招聘量,成为人才市场的新宠。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预示着互联网行业权力中心的转移,以及新兴力量的崛起。
“新一线厂”成热门选择,与大厂“抢人”:
在人才投递量方面,“新一线厂”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小红书等公司的投递量大幅上升,与传统大厂展开激烈的人才争夺战。这些“新一线厂”通常拥有更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更快速的晋升通道和更具活力的企业文化,对年轻人才更具吸引力。同时,千人规模厂商对资深人才的吸引力也超过了大厂,这表明成熟人才更加注重企业的发展潜力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大厂人才净流出,“新一线厂”成新宠:
万人以上规模大厂出现人才净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厂发展模式的瓶颈以及人才发展空间的受限。而1000人到5000人规模的企业则保持着人才净流入态势,这些企业通常处于快速发展期,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灵活的机制,更容易吸引和留住人才。以小红书、米哈游为代表的“新一线厂”,凭借强劲的发展势头、高薪酬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人才市场的新宠。
高技术人才薪酬逆势上涨,AI人才持续紧缺:
尽管2024年泛互联网行业平均薪资略有下降,但这并不影响高技术人才,尤其是AI人才的薪酬持续上涨。核心技术人员,如硬件开发、移动开发、前端开发等,仍然能够获得高薪回报。这表明在技术驱动的时代,拥有核心技术能力的人才仍然是市场上的稀缺资源。
“新一线厂”重金投入高技术人才:
“新一线厂”更愿意为高技术人才支付高薪,例如米哈游和小红书在高薪岗位占比方面遥遥领先,积极争夺资深和头部人才。这体现了“新一线厂”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以及对高端人才的渴望。
AI人才紧缺,运营类岗位竞争激烈:
2024年,AI方向岗位人才持续紧缺,算法研究员、人工智能工程师等岗位供不应求。这与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密切相关,市场对AI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而运营类岗位则竞争激烈,内容运营、社区运营等岗位人才供过于求,这反映了运营类岗位的技能门槛相对较低,以及人才供给的过剩。
北京仍是最大人才聚集地,“新一线厂”多地均衡布局:
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仍然是泛互联网人才的主要聚集地,这些城市拥有完善的产业链、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政策环境。同时,一些“新一线厂”也在多地均衡布局,吸引各地人才,这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的合理流动。
专家观点:
薪酬网专家分析指出,企业发展战略和人才战略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行业人才流动格局。“新一线厂”的崛起和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2024年互联网行业的人才竞争格局,未来人才流动趋势将持续受到技术发展和企业战略的影响。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人才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