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语言选择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资讯 > 行业资讯

中国开发者真实就业与薪资图景:IT 业引领,多行业呈现新态势

作者:薪酬数据网 | 发布时间:2024-12-09
在 5 月 15 日这一天,国家统计局正式对外发布了 2017 年平均工资的关键数据。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2017 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达到了 74318 元,相较于 2016 年的 67569 元,增加了 6749 元,按照同比名义计算增长幅度为 10.0%;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则为 45761 元,与 2016 年的 42833 元相比,增加了 2928 元,
在 5 月 15 日这一天,国家统计局正式对外发布了 2017 年平均工资的关键数据。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2017 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达到了 74318 元,相较于 2016 年的 67569 元,增加了 6749 元,按照同比名义计算增长幅度为 10.0%;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则为 45761 元,与 2016 年的 42833 元相比,增加了 2928 元,同比名义增长 6.8%。从分行业门类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私营单位还是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处于最高水平的三个行业依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


各位辛勤工作的工薪族们,你们所从事的行业平均工资在排名中处于何种位置?与过往年份相比是否出现了变化?究竟哪个行业最具吸引力?现在,官方的权威数据已经呈现在大家面前。


5 月 15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2017 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揭示了诸多信息。其中,2017 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 74318 元,较 2016 年的 67569 元增加 6749 元,同比名义增长 10.0%;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 45761 元,相比 2016 年的 42833 元增加 2928 元,同比名义增长 6.8%。


《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敏锐地察觉到,与 2016 年的情况相对比,2017 年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成功扭转了之前增速回落的态势。然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增幅却呈现出自 2012 年以来连续第六年下降的局面。


从分行业门类进行分析,在私营与非私营单位之中,年平均工资位列前三甲的行业始终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据了解,自 2009 年起,这三个行业的平均工资便一直牢牢占据着领先地位,不过在这三大行业内部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即 IT 行业正逐步取代长期以来位居榜首的金融业。


私营单位工资增速持续下滑


回顾 2016 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 67569 元,较上年增长 8.9%,但其增速较 2015 年回落了 1.2 个百分点;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 42833 元,比上年增长 8.2%,增速较 2015 年回落 0.6 个百分点。


记者发现,相较于 2016 年非私营和私营单位职工工资增速双双下降的状况,在 2017 年,非私营单位职工工资增速得以恢复上升,而私营单位职工工资增速却依旧延续下行的趋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 2017 年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职工工资增速出现分化呢?对此,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前私营部门中占据多数的中小微企业大多从事低附加值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并且极易受到外部生产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整体发展态势并不乐观。


此外,与非私营部门相比,私营部门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占比例相对较少,这也对私营部门的整体薪酬水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进而导致其工资增长表现不及非私营部门。


同时,记者还留意到,此次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 2017 年年平均工资增速较上年回落了 1.4 个百分点,自 2012 年之后连续六个年份呈现下降态势。


针对私营部门工资涨幅连年下降的这种局面,我们应当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呢?对此,苏海南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工资本身来探讨,而是需要依靠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来加以解决。”


他进一步分析指出,若要从根本上解决私营企业薪资合理增长的问题,首先必须提高私营部门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加强产业升级换代以及技术更新,积极开展员工培训等方式来提升劳动生产率。因为只有在经济效益得到提升的基础之上,员工薪酬的稳定增长才能够得到切实保障。一旦企业效益提升并且经济形势回暖,便可以借助健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以及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手段,促使员工工资实现合理增长。


金融业平均工资仍居前列


此外,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私营和非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 2017 年年平均工资的具体状况。


数据显示,在非私营单位中,按照分行业门类来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33150 元,金融业 122851 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07815 元,它们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79 倍、1.65 倍和 1.45 倍。


而在私营单位中,分行业门类来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70415 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58102 元,金融业 52289 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54 倍、1.27 倍和 1.14 倍。


记者发现,无论是非私营部门还是私营部门,薪酬水平排名前三的行业均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其中排名第一的行业都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即 IT 行业。


对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首席统计师孟灿文分析认为,新动能的加速成长有力地带动了相关行业工资的增长。他以 IT 行业为例解释说,新动能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在 2017 年,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新兴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传统服务业,相关行业工资的增长也恰好反映出了这种格局的变化。


近年来,众多 IT 企业和技术研发企业所提供的薪资待遇着实令人心动。例如,华为高级副总裁陈黎芳曾宣称:“我们从 14 万到 17 万元起薪,最高到 35 万元每年,工资就是零花钱。” 阿里巴巴也曾在春季高校招聘中表示,将吸引最优秀的 90 后人才加入,年薪最高可达 60 万元。


与 IT 行业的薪资状况相比,虽然金融行业仍然处于行业薪资排行榜的前列,但其增长的后续动力略显不足。在非私营和私营部门中,其增长率分别为 4.6% 和 3.8%(同比名义增长),位列增速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位。


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在金融行业中,券商从业人员的底薪并不高,其整体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证券市场行情,也就是所谓的 “靠天吃饭”,一旦市场行情不佳,收入便会受到严重冲击;而银行等金融行业的薪资水平相对较为稳定,每年会有一定幅度的小涨。不过,其业务部门的薪酬水平与业绩紧密相连,收入也并非十分稳定。


据统计,近年来,金融业的部分子行业工资增速较前几年有所回落,例如银行、券商等行业。


针对上述变化,苏海南指出,金融行业薪酬增速的放缓对于整体经济发展而言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表明中国经济脱虚向实的趋势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再者,金融业的薪资水平原本就相对较高,其增长速度放缓属于必然的发展趋势。



2024年互联网金融行业薪酬报告(图1)

 2017 年平均工资的关键数据

IT 行业的薪资状况


上一篇:银行薪酬设计方案
下一篇:行业应用软件: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引擎
热门服务和内容

业务咨询

  • 公众 号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信
  • 商务合作

  • 官方微信

    抖音号

  • 官方微信
  • 上海信贤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薪酬网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10219271号-8